-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谈港口发展对地方经济影响
漫谈港口发展对地方经济影响 摘要:明景泰到天启年间(1450―1627年),月港成为明代我国东南沿海外贸中心,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带动了当地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等的不断进步,使当时的漳州成为福建沿海有名的城市。本文主要分析了历史时期漳州月港兴起的地理原因,并讨论这种地理影响对当前海西经济区的启示
关键词:港口发展;地方经济;影响
一、研究区域概述
蓝鼎元在《论南洋事宜书》中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十居五六”。福建因其内陆崇山峻岭,东南大海浩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人们以海为田的谋生方式。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述,“海者,闽人之田也。”自古以来,福建人民的海上活动便相当活跃。十五世纪末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发展,漳州海澄的月港一度成为重要的外贸通商港口,出现“海舶鳞集、商贾咸聚”、“农贸杂半、走洋如市”的繁华景象。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前期,随着漳州海外交通贸易更加快速的发展,月港逐渐取代泉州港,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海外交通贸易的中心。据志书记载,“月港自昔号巨镇,店肆蜂房栉蓖,商贾云集,洋艘停泊,商人勤贸,航海贸易诸蕃”,一度被誉为“闽南一大都会”和“小苏杭”[1]。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经马尼拉至美洲,月港便是其中的主要启航港,在我国海外交通贸易史和国际贸易史、航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古代四大商港
二、月港兴起的成因分析
1.优越的地理位置
月港包括九龙江流域以及汀州、赣南、湘南等地,东南濒临大海,西北向闽西山区延伸,流域内四季如春,水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志书记载,月港“在郡(漳州)东南五十里,本龙溪八九都地”,地处九龙江入海处,“乃海陆之要冲,实东南之门户。”[2]因港道(海澄月溪至海门岛)“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似月”得名,又名“月泉港”。月港隔海与台湾琉球对峙,附近海域是我国与“东西二洋”诸国进行海上贸易的传统航道;加之上游的南靖、华安、龙岩等地有着大面积的亚热带雨林,大批被砍伐的杉松木材沿着九龙江顺流而下,又为漳州地区修造船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月港的海上贸易得以不断发展
2.有利的国家政策
宋元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大批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从各个阶层涌现出来。福建海商兴贩牟利于海外,足迹遍及东亚、东南亚、西南亚乃至非洲广大地区。尽管明初明太祖严厉推行“海禁”政策,海商们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付明廷的严厉打击,不得不铤而走险,开始组织海上武装集团,以“倭寇”、“海盗”的形式,在沿海频繁活动,公开与官府进行对抗,形成了“海禁愈严,贼夥愈盛”的局面。海禁所造成的社会恶果,使统治集团内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开放海禁的必要性,纷纷主张取消海禁,兴开市舶。隆庆元年(1567),明政府采纳了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禁例的建议,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许贩东西二洋”,至此持续了两个世纪的海禁政策才开始慢慢松弛。素来“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的福建沿海人民,得到了一个自由经营海上贸易的环境,私人经营海上贸易渐渐合法化,中国的私人海商贸易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漳州的月港也从一个无名小港一跃成为“风回帆转,实贿填舟,家家赛神,钟鼓响答,东北巨贾,竞骛争持”的重要港口,并带动了漳州石码、浦头、东山等周边港口的发展,九龙江口海湾地区和诏安湾地区两大经济繁荣带逐渐形成[3]
三、月港兴盛对漳州社会发展的影响
1.产业繁荣
随着月港的兴盛,漳州城内出现了“百工鳞集,机杼炉锤”交响的繁荣景象,手工业中尤以纺织业最为发达,纱、绢、绸缎被视为珍品远销海内外。另外,漳州的制瓷业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2010年,考古学家发现了一艘“南澳一号”古沉船并打捞出1万多件瓷器,其中有8 000多件为漳州瓷,业界学者据此断定该船是由漳州月港驶出,足以证明当时漳州的制瓷业在世界陶瓷贸易史上已经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农业方面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品种和规模不断扩大并开始具有商品化的显著特点,蔗糖、柑橘、荔枝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根据《漳州府志》记载,当时人们认为“种蔗煮糖,利较田倍”,“果贵荔枝,红柑次之”,于是“多夺五谷之地以植之”。当时的漳州“处处园栽橘,家家蔗煮糖”,户户“家比万户侯”。而烟草经月港从吕宋传到漳州后,栽种烟草的农户在商品利润的刺激下不断增加,其后不久,漳州的烟草渐渐“反多于吕宋”,并且返销到?嗡巍M?时,漳州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以及朝鲜、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贸易关系后,以吕宋为中转站,与欧洲一些国家进行间接贸易,并开始与台湾有较大规模的直接贸易往来
2.交通发展
据厦门海关史料记载,明隆庆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