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及狗》狂欢化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城市及狗》狂欢化特征

论《城市及狗》狂欢化特征   摘 要:《城市与狗》是略萨写作生涯中的第一座高峰。作为一部集中反映秘鲁畸形军权统治的小说,体现了鲜明的狂欢化色彩。略萨将秘鲁社会的现实浓缩至莱昂西奥 关键词:狂欢化;情节场景;人物塑造;语言 作者简介:苏爱青(1991.4-),女,湖南娄底人,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2 秘鲁――西班牙作家马里奥“他的灵感如泉涌,仿佛生下来就是一团火,又如手中握有魔棍。”略萨曾将自己的创作风格归入现实主义传统,极力强调作家的抗争精神:“文学是一团火,作家存在的理由就是要抗议,要唱反调,要批评。”这种抗争精神,使得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狂欢化特征 一、情节场景的狂欢化 《城市与狗》的作品世界是一个典型的狂欢化了的世界。故事发生在利马的莱昂西奥“美洲豹”为中心的一班士官生三年军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说,作品的中心,是一场场发生在士官生与士官生之间、士官生与军校领导之间的狂欢化情景剧。士官生们刚入军校,就要接受高年级学员的“洗礼”:用墨西哥民歌调子唱”我是一个狗崽子”,充当人肉靶子给高年级的学生娱乐消遣,四肢趴地学狗走路、与其他被“洗礼”学生相互撕咬,在操场上“仰泳”,给高年级学生铺床、唱歌、跳舞、擦拭短靴,喝尿;学校当局也以种种粗俗和专断的态度对待他们:动不动就关禁闭,军官们变相体罚学生以供娱乐。为了复仇,一班的士官生们往高年级的饭菜里泼粪,在影剧院和拔河比赛中公然挑衅高年级的学生,即使值班准尉、中尉和上校在场,也无所顾忌地打架斗殴。为了发泄心中的压抑屈辱,他们同样给新入校的士官生“洗礼”,喝酒赌博逛妓院,集?w“玩母鸡”等等。在《城市与狗》中,寝室、洗脸间、食堂、影剧院、检阅场、士兵棚都成了狂欢广场,在这里不断上演一场场狂欢式情景剧 二、人物塑造的狂欢化 在《城市与狗》中,略萨通过狂欢化的人物塑造手法,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呈现出鲜明的狂欢特征。这既表现在人物形象上,也表现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 “美洲豹”就是一个典型的狂欢式人物。在军校,他鼓动同学偷窃化学考试卷用以作弊和卖钱;组织小团体给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疯狂的“洗礼”;与高年级的同学打架斗殴;与学校当局针锋相对势不两立;喝酒赌博,半夜逃出学校浪荡;欺负老实巴交的“奴隶”里卡多;在校外,他与小偷伊盖拉斯为伍,靠行窃捞取钱财;酒吧妓院。在“美洲豹”的影响下,班上甚至整个年级的其他同学也被煽动和鼓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与狗》中狂欢式的性行为,士官生们不仅在少不更事的年纪就频繁地出入妓院,集体手淫,还有同性恋幻想症,更是出人意料地与母鸡、驼羊、母狗性交。这种闹剧式的人物成长模式,创生了浓厚的狂欢化氛围 其次,略萨在塑造人物时使用的手法也带有狂欢化的色彩。《城市与狗》中的人物,没有传记式的生平介绍,而是直接在紧张的情节、事件中出现和成长。小说一开头,就是“美洲豹”策划的偷化学试卷的紧张场面,略萨通过这一紧张事件中将主要人物安排出场,而不是先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家庭出生、生平经历、社会关系等客观因素。这些能够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他是谁”的因素,是以往的家庭小说、心理小说或社会风俗小说在塑造人物时惯常使用的手法。比如,“美洲豹”这个外号,来自“洗礼”事件,在整篇小说中,他自始至终连个正经的名字也没有,对于他的家庭,略萨也只是一笔带过。可以说,“美洲豹”这个人物,整个活在事件当中,而不是活在完整的家庭里。对于士官生里卡多对同学的欺负他一向逆来顺受,“奴隶”才是他身上实实在在的标签,他至死都以被奴役和欺侮的身份活在“美洲豹”等人的闹剧中;同样的还有“山里人”卡瓦,“性迷乱”者博阿。总之,《城市与狗》中的人物是一种“全新的活法”,他们可以自由参与到紧张激烈的事件、情节、时间和空间中,而不必受限于家庭教养、人生理想和社会关系,因此也就常常呈现出浓郁的狂欢化色彩 另一种狂欢式的人物塑造手法,是戏谑地给人物脱冕。在《城市与狗》中,第一个被脱冕的人物是中尉瓦里纳。有一次值夜班,阿尔贝托企图与瓦里纳中尉抓攀谈: “报告中尉,我想向您请教一件事……我是想说,请教一个精神方面的问题。” “你说什么?” “中尉,我觉得自己病了。我是说脑袋里面,不是身上。我每天晚上都做恶梦……都是些可怕的事,中尉。我有时梦见在杀人,有时梦见长着人脸的动物在迫我。醒来时,浑身冷汗,全身发抖。中尉,我向您发誓,那真是可伯极了。” “我又不是神父,真他妈的!去找你父亲或母亲讨教这种神经上的毛病吧!” “请教精神问题?你是个神经病!” “你是个神经病人。到屋里值勤去吧。” 这本可以是师生之间一场心灵的交流,但是瓦里纳中尉的回答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