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文化

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城市文化 (内容提要) [南京大学] 范 金 民 社会各个阶层共同谱写了灿烂的江南城市文化,构筑了江南城市文化的宏伟大厦,也为江南城市文化的建设作出了相应的贡献。本文从商人活动的角度,考察明清时期客籍地域商人在江南城市的文化活动,探讨其与江南城市文化的关系,希望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和城市文化的研究。 一、经营文化商品 明清时期的江南,苏州、南京、杭州、常熟、无锡、湖州等地是著名的刻书印书中心,刻印书籍数量之多,类别之众,校勘之精,堪为全国翘楚。而南京、苏州等刻书中心汗牛充栋的书籍,不少就是由外地商人刻印的。商人自己编写商业书,绝不仅是简单的文献流布之事,而更是有意识的商业文化经营活动。上述刻书中心耗用的不计其数的纸张,以及江南市场上的部分书籍,更是由江西商人、福建商人、安徽商人和浙南商人等地域商人直接贩运到江南的。 外地商人特别是徽商喜欢凭借雄厚的财力收购积蓄书画册籍。以往论者多将商人的这种行为认定为附庸风雅,装装门面。这未免小看了商人特有的眼力,低估了商人的商品意识和经营能力。商人购买书画文物,自有假充风雅者,但保值增值,作为文化投资者恐不乏其人。经营书画文物,具眼力者,利润极为丰厚。徽商之法眼看来不能以等闲视之。 明后期起,各地域商人兔驰鸟鹜,十分活跃,书画市场也极为红火。艺术品价格飚升,推原其故,由吴人滥觞而徽人导引。徽人导引,看好的是赏鉴之风兴起后的潜在市场。赏鉴工艺品,本是雅事,江南缙绅群相效仿,附弄风雅,新安大估看准市场,开辟投资新途径,在收购贩卖工艺品过程中,与生产者特别是鼓吹者江南缙绅一起,哄抬价格,多方炒作,操纵控制着艺术品市场。江南工艺品市场的形成,工艺品行情的不断看涨,江南缙绅与新安大贾都是有力的推动者。在工艺品行市中,最为活跃的是徽州商人,获利最丰的可能也正是徽州商人。 二、推进戏曲文化 明清时期的江南是极为著名的戏曲中心。先是海盐腔、昆山腔、弋阳腔三曲流行,后是昆曲一枝独秀,清中期后各种地方戏更争奇斗艳,各地的戏曲班子在江南十分活跃。嘉靖年间南京两大戏班的前后两次竞争性演出,都是由徽商策划和赞助的。毫无疑问,商人的策划和赞助是戏班提高著名度的重要条件,也促使着演员不断提高表演水平。清代,商人资请戏班演出更为常事。商人在著名戏班的组成、存在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至于江南各地迎神赛会活动时商人出资演戏更为活跃在江南城乡的大小戏班提供了谋生和发展的机会。江南戏曲班子还应商人之聘到外地演出。昆曲自明后期改革一新后,流行全国各地,形成南昆、北昆两大支派,而又出现“四方歌者必宗吴门”的局面,这与各地商人的种种活动大有关系。可见,江南昆曲在全国各地演出,商人是出了大力的。 据说苏州的戏园,也是因为商家会馆利用来宴客才产生的。清代苏州戏曲演出由摇摆晃荡的水上卷梢船转移到岸上固定宏敞的戏园,正是因了商人的需要。戏园平常演戏的出资者是商人。金、阊一带是苏州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各地商人云集在那里,戏馆也集中在那里,清楚地表明戏馆是因商人的需要开设的,利用者也主要是商人,戏馆因为商人的需要而产生,而增加,而兴盛。江南戏曲表演,明末清初限于家班,清前期演变扩充为戏馆戏园,商人是这一转移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商人不但聘请、资助剧团演出,而且各地商人大多在会馆内筑有戏台,上演各种地方戏。外地商人在会馆中演家乡戏,江南市人千百聚观,撇开对于江南市民的生活文化影响,单是各地戏剧文化对江南戏曲的冲击影响就值得探究。 自昆曲流行到清乾隆中期,整整二百年间,江南文化市场上的上演戏曲,几乎清一色是昆曲,而且影响及于全国。清中期起,原来广泛流行演唱于华北、华中、江淮大地的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弦索这些称为乱弹的花部,抢占了传统昆曲戏的江南市场。外地戏曲能够在交流范围并不广的吴语区内站稳脚跟,并日益兴盛,与传统的昆曲争夺演出市场,得力于各地商人的赞助推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南城市戏班林立,各种剧本精彩纷陈,各地戏曲交流汇演,争奇斗艳,戏曲文化光彩夺目,正是由外地商人在会馆内外大力赞助持久演出推动的。 三、营造地域文化 明清时期,各地商人在江南纷纷建立会馆,前代所无。这些会馆,结构考究,形式精美,本身就是有形的文化,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地域建筑文化。有清一代江南各地外地商人建筑的大大小小220余所会馆,镶嵌在江南建筑群中,极为醒目,又融为一体。清代江南的建筑文化,已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影响,又吸收包容了林林总总的各地建筑特色,徽派造形、浙东风格、闽粤式样,在江南城市中都有所展示。 各地商帮在江南的会馆,也充分利用了江南的自然条件,吸取了江南人的选址构筑理念。清代江南建筑,较之明代,园林化的趋势更为突出。各地商人的会馆,本身就是一处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