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巢湖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要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在春节这个时间元点会产生一种近乎疯狂的回家渴望。下面从空间元点的角度对此作一番探究。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空间有自然空间与视觉空间之别。人类生存的空间,主要指他的视觉空间。
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人类的视觉空间是一种文化空间,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如人们在庙堂中安详宁静,在歌厅中尽情喧闹。即使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物体,如太阳、月亮、星星、大海,在人类眼中会被人化和文化化,从而唤起某种特别的情感,由于这种文化过程是约定俗成和潜移默化的,因此会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人一生中都会经历不同的空间,由此带来不同的生命体验。个体生命的空间起点是母亲的子宫。在这个空间里人感到最舒服,最有安全感,所以人类有回归母体的集体无意识。人一旦降生,随着个人的成长,他对空间的最初记忆,无疑来自于他自己的家庭,所以,家就成 为每个人空间意识的元点。
回归母体是人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在神话、童话和小说中有许多例证,从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的行为中,人们也常常可以观察到。这种回归母体的潜意识愿望,其实是渴望生命起点的复归,对一个普通人来说, 家庭即是他心中的圣地。在家庭特有的空间环境中,人们能够唤起心中最温馨的回忆。在神圣的年节时间元点,一个人若能回到家庭这个空间元点,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每个民族都有年节,每个人都有家庭,为什么中国人在新年前回家的渴望特别强烈?这是因为家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家庭承担着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几乎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得到基本的生存与安全保障,得到最温馨的关爱与情感体验。中华民族的空间哲学建立在家国一体的空间想象之上,视“四海”为“一家”,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把整个国家 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家庭组织。于是相关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也以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来比附。“父母官”、江湖上的“兄弟”等称呼,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反映。
人类对时空的感知并非均质,而是与他的个体经验紧密联系。在时间方面,一个人在生命中某些时间点(如生日等)常会唤起与他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我们常说“时间太快了”,其实都是主观感觉的投射。同理,一个民族对时间的感觉也非均质,也有唤起全民族共同心理感觉的特殊时间点,春节就是这种特殊的时刻之一。在空间方面,同样的空间对不同的个人来说,也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一所住宅在旁人看来并无特殊之处,但对房子的主人来说,却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一个民族集团也存在着这种能唤起某种特殊情感的特定空间。
人类的无意识领域是感性的地盘,在新的时间元点来临之际回归空间元点,是 一种无法抗拒的本能渴望。
而春节正是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因此,当期盼归家这种强烈的情感需要汇成巨流,又经过年复一年的反复强化,就积淀成了整个民族的 集体无意识。
(选自陈建宪《春节: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与空间元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视觉空间从民俗学角度来看,是一种文化空间,他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比如人们来到庙堂通常能保持安详宁静。
B.回归母体是人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观点可以在神话、童话和小说中找到例证。这种回归的潜意识愿望是渴望生命起点的复归。
C.“父母官”、江湖上的“兄弟”等称呼,是中华民族的空间哲学建立在国家一体的空间想象之上,视“四海”为“一家”的价值观的反映。
D.中华民族对低贱的感觉并非均质,有唤起全民族共同心理感觉的特殊时间点,这种特殊的时刻就是春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几乎每个人基本的生存与安全保障,最温馨的关爱和情感体验都是在家庭中得到的。
B.春节时中华民族的空间元点,家庭是个体的时间元点。中国人在春节来临之际回到家中,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C.经历不同的空间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生命体验,人们长期生活的家庭空间环境,能够唤起人们心中最温馨的回忆。
D.在年节时期,期盼归家这种强烈的情感需求不断聚集,又经时间的强化,就积淀成了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的子宫是个体生命的空间起点。而人类又有回归母体的集体无意识,所以人在母亲子宫里感到最有安全感。
B.自然物体在人类严重会被人文化,这种过程是约定俗成的,具有民族性,对于不同民族的人们而言,月亮、太阳唤起的情感或许是不同的。
C.人类对时空的感知并不是均质的,而是与他们的个体经验紧密联系。如人们常常对自己的生日、住宅特别关注,而对其他普通时间、他人的住宅则不甚关注。
D.人类虽是理性动物,但在无意识领域却是无能为力的。春节来临之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回家渴望即是这种情况的具体体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初中3年级第12单元第12课_济南的冬天.ppt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综合楼A区.doc
- 安徽大学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硕士开题报告.doc
- 安徽初中一年级第19单元第19课_撒哈拉以南的非洲.ppt
- 安徽大学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硕士.doc
- 安徽初中一年级第22单元第22课_语文《树林和草原》.ppt
- 安徽初中一年级第22单元第22课_工业.ppt
- 安徽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doc
- 安徽省201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微题型15 有机物组成、结构及通分异构体.doc
- 安徽省2015年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开年第一考 理综化学.doc.docx
- 安徽省淮北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安徽省淮北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文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芜湖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综合训练二.doc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理综物理试题.doc
-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双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最近下载
-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课件.pptx VIP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舞蹈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2024中国网球市场和网球人群洞察报告.pdf VIP
- PMC部经理任命书.docx VIP
- (高清版)B-T 4798.3-2023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pdf VIP
- 矿物绝缘电缆.pptx VIP
- 2025年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19577-2024 热泵和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docx VIP
- CCAA认证通用基础合格评定[98].pdf VIP
- 《网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