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九课一步之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第九课一步之遥精选

二、多项选择 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不同点是( ) A.二者在本质上不同 B.违反的法律不同 C.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不同 D.处罚方式不同 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相同点是( ) A.二者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二者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二者都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D.二者都是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B C D A B D 3、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是( ) A.违法一定犯罪 B.违法不一定犯罪 C.犯罪不一定违法 D.犯罪一定违法 B D 二、防微杜渐 “小恶”不小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就更成功了!! 好吃吗? 一家人,甭客气~~ 瞧我这身“衣服” 五颜六色的, 多好看呀!! 宝贝儿, 咱不急 别尿身上就行 我的地盘,听我的 ——瞧瞧人家这午餐! 可谓丰盛、营养均衡 ——这天儿,可热可热呢!!! 爸,没准我真能成为运动健将呢!! 可不是?瞧我这儿子,一口气爬上树——不费劲儿 阅读教材了解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纠正。 一、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在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14岁-25岁的青少年占总人数的60%以上,而其中14岁~17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总数的89%。 二、目前,全国管教服刑的未成年少年犯达1万余人,在劳教的则更多。 三、某市未成人犯管教所对在 押未成年犯进行了统计,显示:从现 有的不良行为看,经常吸烟者占69.7%, 有打架行为57.5%,有旷课的占49.8%, 有赌博的占44.8%,从犯罪类型看,抢劫具首位,此外还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绑架等犯罪行为。 小林和小华是八年级学生,由于受网络游戏的诱惑,无心学习,经多次教育仍不悔改,而且还由迟到、早退、发展到逃学、旷课。只要有钱,他俩一定会去网吧消费。为了有钱上网,他俩由开始的自己省钱发展到主动找钱,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后来甚至发展到入室盗窃,而且数额较大。最后为了弄到更多的钱,持刀抢劫了一位老大爷并将其砍成重伤。 上述行为中哪些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哪些是违法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场所; 9、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出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6、多次偷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吸食、注射毒品;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在中国,对未满14周岁的青少年犯罪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可送少教所或工读学校进行教育改造; 一般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 但对于杀人、爆炸等八种刑法规定的严重犯罪的,年满14周岁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挤在两个座位上,起哄、打闹、吹口哨,并模仿影片中的音乐和对话大声哼唱、喊叫。周围观众和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为了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影院工作人员给派出所打了电话,民警赶来后将这三个人带走。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处罚。 材料1 公安机关为什么给予李某等三人以警告的处罚? 因为他们做了法律所禁止的,是一种违法行为。 法律条文 材料2 在一小学,8名学生无故退学。经调查得知,8名学生的家庭有足够的条件供应其子女上学,家长让子女退学是为了让孩子外出打工挣钱。学校及镇教委多次做其家长的工作让孩子复学,但未能成功。最后由镇政府依法对8名学生强制执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每位家长督促孩子尽快返校,并处以500元的罚款。 : 为什么对家长处以罚款? 因为家长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一种违法行为。 未成年人保护法 ? 2、什么是违法行为? (1)含义 P87 (2)类型 2、什么是违法行为? (1)含义 P87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违宪行为 案例1:青年刘某搭乘公交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