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信通”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方案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信通”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方案doc

? “校信通”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 策划人:谋士元明 2006年7月6日 ?? ? ? “校信通”高校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 目??录 一、市场分析 (一)、市场空间诱人、师生需求旺盛 (二)、SWOT分析 二、目标客户与产品定位 (一)、目标用户群: (二)、产品定位: 三、市场推广目标 四、市场推广策略 (一)、整合营销,贯穿始终 (二)、新闻传播,四两千斤 (三)、精彩的Voice,持续的Noise (四)、点面结合,立体传播 五、传播通道策略 (一)、形象媒体:树立品牌形象的媒体 (二)、时效媒体:与销售直接作用的媒体 (三)、中国移动现有的传播渠道及相关媒体 六、实施方案 (一)、Attention阶段——2006年9月 事件一:领导讲座 事件二:“校信通”杯高校足球赛 (二)、Interest阶段——2006年9-10月 事件一:设立“校信通”高校学生奖学金 事件二:“校信通”知识大奖赛 (三)、Desire阶段——2006年10-11月 事件一:“取消公告栏”——“校信通”校园环保文化节 事件二:“校信通”用户回访月 (四)、Action阶段——2006年11-12月 事件一:“校信通”迎新校园文艺巡回表演 事件二:“校信通”新装与你迎新年 七、时间进程及费用预算分配 (一)、2006年9-12月市场费用预算分配明细方案 (二)、市场推广费用预算 ? 一、市场分析 (一)、市场空间诱人、师生需求旺盛 “校信通”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对对高校师生开展的数字新业务的技术平台,依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雄厚实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校园通讯移动互联,引领时代的潮流。据初步统计: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手机普及率在60%~70%之间。 从长远战略看:大学生在未来2~3年内80%以上都会成为手机用户,校园无线通讯增值服务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并且大学生毕业后分散到各行各业,通过他们能够带动和影响部分社会消费者,从而将中国移动的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拓向全社会。 大学生思想先进,易于接受新的事物,这更有利于宣传。所以在高校宣传,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及新业务的开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SWOT分析 Strength 1、中国移动是中国实力最强的无线通信服务运营商,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2、中国移动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英泰克国际集团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拥有1000多所高校用户,完整系统的校园推广渠道。 Weakness 1、 2、 3、 Opportunity 1、“校信通”有关服务在高校市场上尚属首个产品,市场处于空白阶段,竞争威胁较小。 2、信息化办公、通讯应用已经深入到高校师生用户群当中。 3、手机移动通讯平台在北京高校中已经相当普及。 Threat 1、SP 2、SP 3、 综上分析:高校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因而在大学生中做好移动新业务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 二、目标客户与产品定位 (一)、目标用户群: (????????教务处老师 (????????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老师 (????????校团委、学生社团师生 (????????在校大学生 (二)、产品定位: 产品传播形象定位: “校信通”是校园无线通讯专家;是师生的无线通讯桥梁。 ? 三、市场推广目标 ?推广目标 ??????????????? 1、品牌塑造???????????????????? ?通过媒介传播和活动塑造“校信通”是校园无线通讯专家 通过媒介传播和活动塑造“校信通”是师生的无线通讯平台 2、提升销售(用户量) 高校处室用户 高校社团用户 高校师生用户 3、建立合作 与媒体的合作 与学校的合作 与学生社团合作 线下:?????????????????????????线上: ??“校信通”????????????????“校信通”知识大奖赛 校园推广活动??????????????????(短信互动) ? 四、市场推广策略 一种新产品面市,如果推广投入太少,则市场波澜不兴,新产品可能无疾而终;如果推广投入太大,则企业成本增加,有可能得不偿失。如果仅以传统的硬广告、拉关系推销等方法,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是往往事倍功半,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的解决办法是通过事件营销、公关活动等来借势、运势、造势,最终实现我们预期的推广目标。 通过不断策划有影响力的事件和公关活动继而配合以媒体传播等宣传是进行新产品上市市场推广事半功倍的手段!《兵法》有云:“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势。”我们对所处环境、时局进行判断,捕获对本产品推广有利的信息加以运用,借此“势”为我所用,为我所长。可达到四两拔千金、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借势:借势就是随时关注和把握身边的大事,从大事件中联系产品和企业,及时发掘和发现提升产品和品牌的每一次机遇,及时抓住于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