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1章习题.doc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1章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1章习题

第二篇 第1章习题 题2.1.1 在图题2.1.1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设T1、T2管特性对称,已知(=60,rbe=2 k (,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1、T2管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CQ和集电极电压VCQ;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3)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id和输出电阻Ro。 图题 2.1.1 答:(1)因恒流供电,所以,;(2);(3)kΩ,kΩ; 题2.1.2 在图题2.1.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设T1、T2管特性对称,(1=(2=100,VBE=0.7V,且rbb′=200(,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1、T2管的静态电流IC1Q、IC2Q和静态电压VCE1Q、VCE2Q;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3) 若vI =20sin(t m V,写出vO的波形表达式。 图题 2.1.2 答:这是一个单入/单出差分放大电路。 (1)静态计算和双入/双出相同,输入静态为零时:因为VE=-0。7后可求得:; (2);(3)V。 题2.1.3 在图题2.1.3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设T1、T2管特性对称,(1=(2=100,VBE=0.7V,且rbb′=200(,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1、T2管的静态电流ICQ和静态电压VCEQ。若将R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1、T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id。当从单端(c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KCMR; (4) 当vI1=105 mV,vI2=95 mV时,则T2管集电极电压vC2是多少?e点电压vE是多少? 图题 2.1.3 答:(1) 求静态工作点: 若将Rc1短路,则 (不变) (不变)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 (即36.5dB) (4) 当vI1=105 mV,vI2=95 mV时, 所以,VO2相对于静态值增加了285 mV。 由于E点在差模等效电路中交流接地,在共模等效电路中VE随共模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射极跟随器),所以,,即e点电位增加了100 mV。 题2.1.4 差分放大电路如图题2.1.4所示,设各晶体管的( =100,VBE=0.7V,且rbe1=rbe2=3 k(,电流源IQ=2mA,R =1 M(,差分放大电路从c2端输出。 (1) 计算静态工作点(IC1Q、VC2Q和VEQ);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Rid和输出电阻Ro; (3) 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KCMR; (4) 若vI1 =20sin(t mV,vI2 =0,试画出vO的波形并标明幅值大小。 图题 2.1.4 答:(1) 计算静态工作点: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 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 (即88dB) (4) 若vI1 =20sin(t mV,vI2 =0,则 (V) (V) vC2和vE的波形如图3.2.4所示,它们的动态分量与输入电压vI1之间都相位相同。 题2.1.6 采用射极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如图题2.1.6所示。设差放管T1、T2特性对称,(1 = (2 = 50,rbe=2 k(,T3管(3 = 50,T3管组成的电流源等效内阻为Ro3 = 800 k(,电位器Rw的滑动端置于中心位置,其余元件参数如图中所示。 (1) 求静态电流ICQ1、ICQ2、ICQ3和静态电压VOQ;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id和输出电阻Ro; (3) 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KCMR; (4) 若vI1=0.02 V、vI2 =0,则输出电压vO为多少? 图题 2.1.6 答:(1) 求静态工作点: (2) 计算差模性能指标: Rid=2(Rb+rbe1)+(1+β)Rw=2×(5+2.2)+51×0.1=19.5 kΩ Ro=Rc=10 kΩ (3) 计算共模性能指标: (即72.6 dB) (4) 若vI1=0.02sin(t V,vI2 =0时,则 vO波形如图所示,其动态分量与vI1之间相位相同。 题2.1.7 对于高内阻的输入信号源和阻值较小的负载,采用如图题2.1.7(a)、(b)、(c)所示的三个放大电路进行放大。设信号源内阻为,负载。图中CE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负载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1)分别计算三种放大器的源电压放大倍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讨论和对源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图题 2.1.7 答:(1) 计算源电压放大倍数。 图(a)电路: 图(b)电路: 图(c)电路:  由上可见,图(c)电路的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