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干出血2016精选
脑干出血 急诊科 卢伟 2010/09/26 meiliman@ 病例介绍 什么是? 是不是? 脑干出血 什么原因? 如何治疗? 如何护理? 如何预防? 病例介绍 1.一般资料 杨陆山 , 男,30岁,主因突发意识不清半小时,于2016年7月28日18:09平车入科。 病例介绍 2.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半小时突发意识不清,测血压 250/140mmHg,入我院急诊。 既往史: 无 病例介绍 3.入院查体: ※T:37℃ R:20次/分 BP:250/140mmHg ※ 神志不清,呼吸表浅,口唇发绀,查体不合作。 ※双侧瞳孔直径左:右=1.5:2.5mm,直接或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四肢肌张力不高,深浅反射消失。 病例介绍 辅助检查 ※头颅CT:脑干出血,量约10ml。 ※血常规:WBC:12.59*109/L,余正常 ※凝血四项:TT:20.1s,余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ST改变。 病例介绍 脑干出血: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和脑室内出血,发生在脑干部位的出血即为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的死亡率很高,脑干出血量在3ml以下的,死亡率70%左右,出血量在5以上,死亡率90%左右,其中出血量超过10ml以上的死亡率100%。 脑干的组成部分与功能 1.延髓:内侧为呼吸中枢,外侧为血管运动中枢,背外侧呕吐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血管活性等。 2.桥脑:有呃逆中枢,桥脑的白质神经纤维,通到小脑皮质,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半球传至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 3.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控制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 4.网状系统: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脑干功能 2010/09/26 meiliman@ 脑干 生命中枢 传导功能 睡眠与觉醒 呼吸、心率/律、体温、血压变化 意识障碍 交叉瘫痪、定位体征、去大脑强直 总之: 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 常表现为突然发病,剧烈头痛,呕吐,病人出现昏迷早且重,往往在数秒到数分钟内出现昏迷。体温调节中枢受破坏,可出现中枢性高热;呼吸中枢受影响时,出现呼吸异常。还可出现四肢瘫、针尖样瞳孔,去大脑强直等体征。 脑干出血 患者情况 多发人群 男性,有脑血管病史 女性,高血压病史15年 起病急缓 急 突发意识不清 意识障碍 多见,出现早且重 突发意识不清,呈深昏迷状 呕吐 多见 呕吐呈喷射状 生命体征 多有异常改变 呼吸表浅,体温38℃,血压200/90mmHg CT检查 高密度灶 脑桥内囊区可见不规则形高密度影 脑干出血 患者情况 多发人群 男性,有脑血管病史 女性,高血压病史15年 起病急缓 急 突发意识不清 意识障碍 多见,出现早且重 突发意识不清,呈深昏迷状 呕吐 多见 呕吐呈喷射状 生命体征 多有异常改变 呼吸表浅,体温38℃,血压200/90mmHg CT检查 高密度灶 脑桥内囊区可见不规则形高密度影 是脑干出血! 1.高血压并发动脉硬化:系脑干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2.颅内动脉瘤:主要为先天性动脉瘤。 3.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壁发育异常,易出血。 4.常见诱因:如不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绪激 动,疲劳过度,睡眠缺乏或不规律,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便秘等也可引起脑血压骤升,导致脑干出血的发生。 如何治疗 脑干出血 2010/09/26 meiliman@ 降颅压 控制脑水肿降颅压 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 地塞米松,脱水降颅压 维持生命功能 呼吸机辅助呼吸,化痰药物保障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盐酸拉贝洛尔降血压 脑保护与低温疗法 醒脑静醒脑,奥拉西坦营养脑细胞,冰袋低温疗法 止血和防再出血 氨甲环酸止血,降压药物防止血压升高致再出血, 治疗要点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机体功能,防止并发症。 脑干出血 如何护理 2010/09/26 主要护理问题 2010/09/26 清理 呼吸道无效 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 躯体活动 障碍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 需要量 有颅内压 增高的危险 有感染的危险 2010/09/26 meiliman@ 护理问题、措施、评价 P: I: O: 患者体温于降温措施后恢复到正常范围, 但多有反复,常再次升高 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和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 通知医生; 遵医嘱予冰毯/冰帽等物理降温,必要时予药物降温; 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导管的护理; 做好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 发生; 出汗多时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