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疗进展--季晓平.pptVIP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疗进展--季晓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疗进展--季晓平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 季晓平 ACS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 冠脉斑块发生破裂、表面血栓形成 ↙ ↘ 血管完全性或非完全性闭塞 ↙ ↓ ↘ 心肌缺血 缺血恶化 心肌坏死 ACS分类(十二导联ECG) 1.ST段抬高的ACS 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 通常完全闭塞 ACS 分类(ECG) 2.非ST段抬高的ACS (1)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 CK-MB≥正常上限2倍 (2)不稳定性心绞痛 CK-MB不增高或小于正常上限2倍 富含血小板的白血栓 非完全性闭塞 UA、NSTEMI是美国急诊和住院病人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约60%的住院病人以UA为诊断而入院 住院死亡率和再梗死发生率约为5%-10% 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的预后不如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远期死亡和再梗死高于ST段抬高的ACS患者 Cumulative 6-month mortality from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不稳定性心绞痛(UA)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STEMI)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病理生理机制相似 处理原则比较相似 不稳定性心绞痛 1786年Heberden首先引入心绞痛这一术语 30年后,Parry提出这种心绞痛是与运动时心肌供血减少有关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冠状动脉本身病变,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重要的病理原因,约占心绞痛患者的90% 其它病理因素 心绞痛的临床疼痛特点 saves S Sudden onset A Anterior chest pain V Vague pain E Effort and/or excitement pain S Short duration NSTEMI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升高 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病理学 非Q波心肌梗死:回顾性 病理生理学特点(一) 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腔内血栓 不稳定性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富含脂质、薄的纤维帽、炎症 无症状性斑块破裂及病变进展 病理生理学特点(二) 斑块内出血引起冠脉迅速狭窄。 血管收缩 造成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因素 不明因素,如X综合征 心梗常常由于轻到中度狭窄的 斑块破裂导致 !!! 血管造影不能预测斑块破裂 !!! 临床诊断 (一) 病史 症状 药物反应 临床诊断(二) 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肌酶学检查 运动负荷试验 临床诊断(三) 超声心动图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 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 冠脉内窥镜及冠脉内超声检查 UA分型(一) 初发心绞痛:新近发生的按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分级在Ⅲ级或以上者; 恶化心绞痛:曾经诊断的心绞痛,近来出现发作次数增多,每次发作时间延长或引起心绞痛发作的阈值降低导致CCS分级增加1级或以上或达到CCS分级Ⅲ级或以上者; 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在休息时发作,持续时间延长,常在20min以上。 UA分型(二) 梗死后心绞痛 指AMI发病24小时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暂时性抬高 加拿大心脏病学会的劳力型心绞痛分级标准(CCSC) Ⅰ级 一般日常活动例如走路、登楼不引起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剧烈、速度快或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时 Ⅱ级 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快步行走、登楼、餐后行走、冷空气中行走、迎风行走或情绪波动后活动 Ⅲ级 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平路一般速度行走时 Ⅳ级 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心绞痛,患者不能作任何体力活动,但休息时无心绞痛发作     Braunwald分型 (一) 1.根据心绞痛发作程度分级 ? Ⅰ级:新出现(2个月内)的劳累型心绞痛,发作次数≥3次/d或原有劳累型心绞痛发生恶化,如发作频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轻度劳力即可诱发,但最近2个月内不伴有休息时发作 ? Ⅱ级:亚急性胸痛,休息时一次或多次发作,最近1个月内有发作,但最近48h内无发作 ? Ⅲ级:急性胸痛,一次或多次休息时发作,最近48h内有过发作 ? Braunwald分型(二) 2.根据临床背景分型 A级(继发性心绞痛):有减少心肌供氧量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诱发因素,如发热、贫血、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或甲亢等 B级(原发性心绞痛):无加重心肌缺血的诱发因素 C级(梗塞后心绞痛):AMl后2个月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