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道医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索道医生

“索道医生”邓前堆 在云南怒江流域有一个村寨,叫做拉马底村,这个村被怒江一分为二,一条一百多米长的索道成为来往两地的桥梁。邓前堆是这个村的医生,为了给群众看病,他常年溜索横跨怒江两岸,用坚守换来了百姓健康,因此也被称为索道医生。 邓前堆同志从1983年至今一直担任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用坚守换来百姓健康,被当地老百姓誉为“索道医生”。福贡县是国家贫困县,“索道”是散居怒江两岸的村民们往来的唯一通道,“溜江索道”也是当地的乡村医生必须选择的交通方式,十分危险。46岁的乡村医生邓前堆,为了村民的健康,冒着生命危险,在这条索道上来来往往了整整28年,不辞辛劳坚持为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    多年来,他不辞辛劳,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救治了无数村民。他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参与防疫保健工作,走村入户开展预防接种和妇幼保健工作,他所在村计划免疫建卡、建证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他给乡亲们治病,有求必应,不管本村外村,随喊随到。28年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他用那些简陋的听筒、针筒和一张张发黄的欠条换来了无数村民的健康。2009年以前,邓前堆的工资每月只有100多元,从去年起,由于计生工作也划归乡村医生负责,邓前堆的工资才提高到每月300元左右,由于购买药品需要由乡村医生自己贷款先行垫付,邓前堆目前的个人贷款已达两万五千多元。   近几年来,收入微薄的邓医生共为乡亲垫付了一千多元医药费,并累积了一堆无法兑现的欠账条。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接受采访时邓前堆说:由于当地山高坡陡,乡亲们极易摔伤和骨折,他很想再多学一些骨科知识,比如关节复位等,以便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他还说出了他的一个心愿: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这样乡亲们再得了什么病,就可以用最快速度送到外面的大医院了。28年来,邓前堆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满腔热情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倾注到当地农民身上,以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怀,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的痛苦,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位乡村医生的理想与信念,实现着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华美的奏章。 险恶环境 怒江大峡谷山高水急,索道距江面的距离有30米,仅靠一套滑轮,一根绳子,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通过100多米长的索道,一旦出现意外将是九死一生,而为了给村民治病,邓前堆在这条索道上来来往往已经走过了二十八年。     邓前堆介绍说:“以前是用木头做的滑板,比现在更危险,栓不紧的话会掉进怒江沟里面,特别是溜索旧的时候是磨烂的嘛,铁索上有刺,刹车时手来刹嘛,刺着手心上刺出血,皮肤都刺烂了。” 编辑本段事迹举例   近一年来,每月的十号邓医生都会过江为烧伤的开扒俄老伯做复查,2010年冬天里的一个深夜开扒俄老人家着了一场大火,整个房子都被烧毁,开扒俄老伯也被严重烧伤,开扒俄老伯的孙女回忆说“当时我们都吓坏了,爷爷被火烧着了,然后立即打电话给邓医生”,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是邓前堆还是义无反顾的冒险上了索道,邓前堆回忆说:“天太黑了,下面也看不清,对方也看不清,当时我一手持着电筒,一手握着索道把下决心就过去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包扎处理,最终老伯的双臂保住了。开扒俄老伯的孙女说:“他就冒着险过来,挺危险的,他(爷爷)说如果不是邓医生及时赶来治病的话,有可能他会死亡。”像这样的事28年来邓前堆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也为拉马底村乡亲们治愈了数不清的病痛。 人民评价   村民说:“这个人好,晚上我们生病,三四点钟,他会到这里给我们输药,这个人服务态度太好了。”如果说冒险过江出诊靠的是救命的信念,那么平时的医疗防疫工作则是对职业的恪守,邓医生每三个月就要给全村的儿童做一次体检,整个村子走下来要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村里很多家庭都很贫困,邓医生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00元,但对于无法负担医疗费的人他还会自己拿出钱垫付,如今在拉马底村许多常见病的治疗已经不再困难,但是邓医生依旧有一个心愿,他盼望着有一天村两端可以架起一座可以走汽车的大桥,无论乡亲们得了什么病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外面的大医院来。 事迹反响 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报道了云南省福贡县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的感人事迹。人们纷纷注意到这位好医生在这个地方的点点滴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中宣部、交通部和云南省把宣传先进典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尽快帮助邓前堆实现“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的朴实心愿。    交通部和云南省已决定共同出资,建设拉马底村农用车吊桥。云南省将在“十二五”期间把全省的索道改变为能够通行机动车的桥梁。交通部表示,要加快改善西部贫困山区、边疆地区农村交通条件。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