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第1轮总复习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江苏专版).ppt

2013届高考历史第1轮总复习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江苏专版).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历史第1轮总复习第2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江苏专版)整理ppt

2013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2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针对训练1:(2011年上海单科)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解析】C。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开通的联系欧亚的商贸大道,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它并非只是一种贸易活动,A与B不对;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D也不对;C正确。 [备选题] (2011年深圳三模)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 ( ) A.中国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中国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大力发展陆路交通 【解析】C。18世纪中期,西方积极对外进行海外探险、殖民扩张,故称“选择了海洋”,与此同时,清王朝却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故言“选择了陆地”,选C。 针对训练2:(2011年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其他几个的是( ) A.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B.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富绅,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C.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皆本也 【解析】D。本题考查古代经济思想,需要较强史料阅读能力。据史料:A、B、C三项皆为农本思想,D项则反映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选D。 [备选题] (2011年泰州中学期中)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 ) 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C.“重租税以困辱之” 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解析】D。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韩非子认为商人是国家的蛀虫,这是重农抑商思想。A、B、C分别体现了封建政府从社会生活、政治与经济等方面对商人的限制,与之相符合。D则强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十分重要,与他的观点相反,选D。 针对训练3:(2011年鞍山二模)《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 A.主张实行“海禁” B.反对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解析】A。材料大意:公开允许中外贸易,我们得到的都是一些无用的东西,但却会便利外国得到它们本无的火器,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这表明作者反对中外贸易,是典型的“海禁”思想,A正确。 [备选题] (2011年江苏联考)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可能做到( ) A.在北京学京剧 B.在山西平遥办票号 C.在上海看电影 D.在广州从事涉外贸易 【解析】D。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排除A;乾隆年间并未对外国人开放我国金融市场,他不可能办票号,排除B;近代电影才传入中国,排除C;D项正确。 针对训练4:(2010年日照一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材料二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请回答: (1)材料中,中国经济总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原因何在? (2)比较上述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不同发展状况,分析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位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你认为决定一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自然经济高度发达;疆域辽阔;社会稳定;人口众多。 (2)原因:英国已实现机器大生产,中国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落后;英国近代科技世界领先,中国科技水平落后;英国海外贸易发达,中国经济保守封闭。关键因素:科技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 [备选题] (改编)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