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文物收藏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文物收藏整理

想说爱你不容易 ——谈中国的文物收藏 中国有句古话“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自古以来,收藏品就被称为第三类货,而收藏也是唯一一个眼力要高于科学的技术活。随着国内收藏热又一高潮的到来,打眼、捡漏、高仿、看新、荒货、鬼货、虫儿这些原来只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专业用语也渐渐为普通收藏者所熟知。对普通收藏者而言,捡漏实属不易,但打眼确是家常便饭。然而,倘若国家级鉴定大师都集体打眼,那我们将如何看待这一状况呢? 1994年,河南洛阳北邙山上的南石山村的村民高水旺仿制的“北魏陶俑”被国家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分别斥资80万和10万竞相收购。在对北魏陶俑做集体鉴定时,提出相左意见的认假者主要原因不是针对器物本身的特征提出什么毛病,而是对陶俑的海量出现提出质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制假者高水旺还是正儿八经的现代陶瓷艺术家,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证书。 同样,河南李家村的青铜制品在国内外古玩市场上都占有相当多大的份额,每年的订单在台面上的就有数千单,其中有的高仿品还被成功拍卖,最贵的一只青铜鼎爱海外创下几百万美元的拍卖记录。 在世的中国陶瓷鉴定专家中,公认的资历最高的,故宫博物院耿宝昌老先生,曾在电视采访中坦言,他在参观景德镇一个青花瓷高仿基地时,面对一些明清官窑高仿品,如果不是知道身在何处,他也会误把高仿当真品。像耿老这样的陶瓷界的泰斗都会走眼,那其他的热衷于文物收藏的人将会做何感想呢?这文物市场岂非无底之渊? 专家会走眼不可悲,可悲的是都不承认自己会走眼。 吴树先生认为,中国鉴定界存在着两种通病:一是世界观上的崇洋媚外,按照洋拍卖行的成交价评估文物价值;二是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只有 × × 件”的理论就是这种逻辑诟病的集中体现。“汝窑瓷器只有78件”、“宋代钧瓷只有200件”、“红山古玉只有200件”、“元青花只有300件”,等等。依据这两条“鉴宝明理”,文物界发生着一件件令人扼腕的事—— 文物泰斗史树青老人的“关门”藏品——越王剑在捐赠国家博物馆时遭遇到了尴尬而不可得,馆方没有给出任何书面鉴定结论,唯一的说法就是“这东西靠不住”。老人作越王勾践破吴剑,鸟篆两行字错金。得自冷摊欲献宝,卞和到老是忠心--从大钟寺冷摊以廉价购得越王勾践错金剑,世所罕有,或有人以为是仿品,诗以答之排解自己的郁闷。而如今这位“鉴定国宝的国宝”已经作古,可他的越王剑依旧是藏在自己家中。 遭遇同一尴尬的是澳籍华人宁志超,遵照母亲生前意愿,将两只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捐赠给故宫博物院,而老太太的生愿都变成了遗愿,这对象耳瓶也依旧未能“进宫”,因为宫里人认为“这两只象耳瓶造型走样,青花成色也不好……”东西好不好不能由一个人说了算是吧,为了完成母亲的意愿,将它们送进宫,宁志超把文物鉴定方面的名家请到家里,让他们进行近距离观察鉴定,并最终得到一份由中国文物考古和文物鉴定方面的50位专家学者联名鉴定书,在签名的专家中,不乏我国文物鉴定方面的泰斗和顶尖级人物,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陶瓷鉴定家李知宴、李辉柄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enchen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