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的继往开来
化学的继往开来
化学真正被确立成为一门 科学 大约在18世纪后期。 工业 革命推动 社会 生产的空前 发展 ,给化学 研究 提供了必要的实验设备和研究课题。燃烧过程在生产中的普遍 应用 ,促使人们开始研究燃烧反应的实质。最初,认为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物质吸收或释放一种“燃素物质”的过程,而命名为燃素学说。它对当时已知的许多化学现象作出了定性的解释,但也还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如它不能解释金属煅烧时,燃素从中逸出后,质量反而增加的事实。18世纪后期,当发现氧气之后,法国科学家Lavosier A L在实验的基础上,证实燃烧的实质是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氧化燃烧 理论 代替了燃素说。Lavosier提出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并揭示了众所周知的质量守恒定律。因此Lavosier被公认为“化学之父”和化学科学奠基人。
19世纪初,由于化学知识的积累和化学实验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发展,关于化合物的组成也初步得出了一些 规律 ,如化合物定组成定律以及化合量定律。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Dalton J开始孕育一种关于“原子”的新思想,他认为物质是由不能再分割的原子所组成,原子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每种元素当它与其他元素化合时都是以原子为代表的最小单位一份一份地进行。DaltonJ的原子论合理地解释了当时已知的一些化学定律,而且开始了原子量的测定工作,并得到了第一张原子量表,为化学的发展奠立了重要的基础。化学由此进入了以原子论为主线的新时期。
Dalton的原子论对化学发展虽有重大贡献,但由于受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受机械论、形而上学 自然 观的 影响 ,因此它仍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尤其是在揭示了原子内部结构之后,原子不可分割的论点明显需要进行修正和补充。另外,他未能区分原子和分子,因此,Dalton原子论与有些实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
1808年GayLussac通过气体反应实验提出了气体化合体积定律:在同温同压下,气体反应中各气体体积互成简单的整数比。并且利用刚刚诞生的原子论加以解释,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温同压下的各种气体,相同体积内含有相同的原子数。根据这个观点就会得出“半个原子”的结论,例如由一体积氯气和一体积氢气生成了两体积氯化氢,每个氯化氢都只能是半个原子的氯和半个原子的氢所组成,这与原子不可分割的观点直接对立,此 问题 成为GayLussac与Dalton争论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Avogadro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气体分子可以由几个原子组成,例如H2,O2,Cl2都是双原子分子,并且指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气体所含分子数目相等。这样原子学说和气体化合体积定律统一起来了。但是,Avogadro的分子假说直到半个世纪以后才被公认。在1860年国际化学会议上关于原子量问题的激烈争论之际,Cannizzaro S在他的论文中指出,只要接受50年前Avogadro提出的分子假说,测定原子量、确定化学式的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半个世纪来化学领域中的混乱都可以一扫而清。他的论点条理清楚,论据充分,迅速得到各国化学家的赞同,原子分子论从此得以确定。它奠立了近化化学总体的理论基础。它指明:不同元素代表不同原子,原子按一定方式或结构结合成分子,分子的结构直接决定其性能,分子进一步组成物质。这个理论基础在化学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深化和扩展。元素、原子、分子和原子量,是 现代 化学科学中最基本的几个概念。
到1869年已有63种元素为科学家们所认识,测定原子量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原子价的概念已得到明确,对各种元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在此基础上,Mendeleev DI和Meyev L深入研究了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随原子量递变的关系,发现了元素性质按原子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周而复始地递变的周期关系,并把它表达成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无机化学的系统化,起了决定性作用。至于元素的发现及原子量的准确测定则归功于经典化学 分析 的建立和完善,也可以说它们是发现周期律的实验基础。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随着采矿、冶金工业的发展,定性化学分析的系统化、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等逐步完善。最享盛誉的分析化学家Berzelius JJ的名著《化学教程》(1841年)记载着当时所用实验仪器设备和分离测定 方法 ,已初具今日化学分析的端倪。尤其是滴定分析法(如银量法、碘量法、高锰酸钾法等)至今仍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现代的仪器分析法虽具有快速灵敏等优点,但试样的预处理及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等仍是与经典化学分析法相辅相成。
1858年KekuléF A 总结 出碳原子是四价。这时,关于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价键的饱和性已经比较清楚了。不久碳原子的四面体向价键的方向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数学阅读策略.doc
- 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问题及对策_0.doc
-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_0.doc
- 初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刍议_0.doc
- 初中物理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_0.doc
- 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培养.doc
- 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_0.doc
- 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_0.doc
- 初中物理新课程中“探究性学习”及评价刍议_0.doc
- 初中英语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0.doc
- 2025年汽车行业供应链韧性评估与风险管理策略深度分析报告.docx
- 消费金融公司用户画像与精准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docx
- 《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pptx
- 2025年环境监测智能化设备在空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docx
- 数字化转型助力交通设备制造业智能化生产设备研发创新报告.docx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升级与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消费与零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大数据在零售行业的消费者偏好研究.docx
- 教育直播平台用户满意度调查困境与2025年优化策略报告.docx
- 聚焦2025年:交通运输领域人才需求与培养创新模式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