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教师不妨多点赏识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教师不妨多点赏识教育

对教师不妨多点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已成为备受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虽然这不是教育的“万金油”,但是许多复杂的教育对象,在赏识教育中完成了人格的蜕变甚至是素质、成绩的飞跃。这说明赏识教育在当今教育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对照此观点,笔者生出一种想法:社会、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在教育实践中,是否也应该对一线老师多一些“赏识教育”呢? 先说社会舆论对教师的不赏识。现在,媒体、舆论对教师多有一种看不顺眼的苛刻态度。因为出了一个“禽兽教师”,就把整个教师行业都说成“当代臭老九”。因为出了教育乱收费,就把教师们说成是师德败坏。应该说,老师群体还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群体。老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够大了,不能有了一点小的错误或失误,就一味地施压,这种“逼上梁山”只会加剧老师的职业倦怠,无益于老师的心理、精神健康,无益于教育。 再说校长的不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各个学校都会有对教职工进行威严管理的清规戒律,这些措施多是冷冷冰冰的条文。很多校长在教育实践中多是“圣旨式”的训导,缺乏循循善诱的真诚告诫。对待年轻教师,校长更是强烈强硬:“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而不是认真了解“不努力”背后的真正原因再去施压、批评。当然笔者绝非是在为那些责任心不强的老师找托辞,而是想说,查清失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再批评也不迟,是因为经验不足,还是因为主观原因。要从“多给年轻教师机会”的角度去帮助、赏识青年教师,而不是只会批评。但大多数校长都缺乏这种“大将风度”,更缺乏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赏识作风。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用工制度如何灵活,失业率在经济周期的低谷期如何高,中小学教师的岗位基本上是稳定的,中小学教师的就业机会不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已得到法律保护。这可以保证中小学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种稳定的心态,也赋予了中小学教师一份为人师表的尊严,进而可以激发他们高尚、敬业、充满爱心的职业道德。所以,与领导的苛刻管理手段相比,老师更呼唤一种宽松的弹性的赏识教育管理模式。 及时赏识对孩子有效,对成年人同样有效,谁也不会麻木到连自己的前途都一点也不在乎的程度。这就是说,都有“想把自己的工作干好”的想法。这时候,如果有领导的表扬和赏识,教师们都会把内心的愉悦化作潜在的工作动力,更发奋的工作。实践证明,校长转变对老师的评价方式确实能收到更好的促进效果。再说,赏识一下,对校长自己又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当大家对老师营造出了更人性化的环境,教师的心理会健康,从而用愉悦的情趣投入工作,收获更圆满的教育效果。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