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英国丘吉尔 美国罗斯福 苏联斯大林 这是三大巨头在哪次会议上的合照? 这次会议对世界局势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回忆录》 * 1、二战后政治格局演变过程 美苏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c40-50s) (20c60、70s) (20c90s) 欧洲为中心 (二战前) 2、政治格局演变的根源 国家的综合国力 “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经完蛋了”。 ——美国国务院官员琼斯 战后欧洲的形势非常严峻:生产凋敝,物质奇缺。英国从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为二流国家,法、德两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奠定框架: 雅尔塔体系 形成: 瓦解: 冷战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含义:P119 原因 ①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冲突加剧 ②美苏均势,苏成为美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③战后人心思定,要求和平是主流 信号: 铁幕演说 表 现 美 苏 1947 杜鲁门主义 1948马歇尔计划 1949 北约(性质) 帮助东欧各国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9 经互会 1955华约 军事: 政治: 经济: 军事: 政治: 经济: 正式形成 影响 消极: 美苏争夺世界霸主,造成世界政局动荡,形势紧张(表现:①②③④) 积极: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冷战开始标志 —扶植控制西欧 —加剧冷战程度 原因: 影响: 二战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奠定框架: 雅尔塔体系 形成: 瓦解: 冷战 东欧巨变 苏联解体 原因: 实质: 国家: 原因 ①直接: ②根本: ③外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解体标志: 1991 阿拉木图宣言 成立___ 标志两极格局瓦解 苏联改革的失败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国内经济困难 含义: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2010·海南学业水平测试)1991年12月25日晚,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不复存在。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走向了( ) A.两极格局 B.单极格局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趋势 【解析】选C。 (2011·抚顺高一检测)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欧盟经济一体化加快,但政治联系削弱 B.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进一步发展 C.欧盟在政治、经济上开始主导世界 D.国际格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解析】选B。 探究题: 二战结束后,对冷战形成的责任,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而另一种认为,责任全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请结合你本课所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宣告“冷战”开始 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材料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的“铁幕演说” C 欧洲是二战的主战场,战争给欧洲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战争结束时,欧洲满目疮痍,西欧国家普遍存在财政危机,物资贫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现象。 战后美国力量: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控制操纵联合国 经济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军事 政治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2万门火炮。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9390万发炮弹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3万辆坦克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4万架飞机 军队人数到1945年5月接近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