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简·奥斯丁与张爱玲的女性意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简·奥斯丁与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浅析简·奥斯丁与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摘要:奥斯丁与张爱玲这两位作家是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她们都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婚恋观以及她们作品人物着手,比较两者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异同。   关键词:女性意识 背景 婚恋 女性形象      引言   人类 社会 虽然千差万别,但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情感、心理和思维结构等等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这就使得反映与表现它们的文学有了超越时空的相似性。不同的国家、民族、 时代 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 规律 ,这使文学有了“可比性”。通过对中西大量的文学作品和 理论 的平行 研究 ,人们可以归纳出中西共通的文学现象和审美心理,并上升为一般和真理。奥斯丁与张爱玲这两位作家是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两位女作家对她们所处的时代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英国著名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有句名言说:“在所有伟大作家当中,简·奥斯丁是最难在伟大的那一瞬间捉住的。”夏志清在《 中国 现代 小说史》中为张爱玲辟专章,称她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称《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由于是女性作家,她们作品的主人公无一例外也是女性, 内容 是女性的爱情与婚姻,她们和其他女作家一样在作品中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刻画人物,擅长描写心理,对细节的把握得心应手。她们都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一、不同背景下的女性意识      奥斯丁的一生大半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传统思想与习俗比较顽固的英国乡村,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她的眼界与思想,她的父亲乔治·奥斯丁是汉卜夏郡斯蒂文顿教区的教区长,兼管邻近的两个教区,靠着两个教区的收入,加上招收学生,养活九口之家,维持着 农村 中等阶层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奥斯丁的生活圈子主要限于乡村的中等阶层,她本人过的基本上是中产阶级妇女的悠闲生活,正如她书中描写的那样。较为悠闲富裕的生活环境使奥斯丁得以阅读很多书籍,并能够和她的姐姐卡桑德拉走亲访友,参加乡村舞会和其他社交活动。凡此种种,既使奥斯丁拥有了写作的基本条件,落后的教会家庭与相对闭塞、狭窄的乡村生活也使她难以摆脱保守的道德习俗。   相对于奥斯丁,出生于二十世纪的张爱玲所处环境要复杂得多了。张爱玲1921年生于上海,家庭门第显赫,从小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的陶冶(古典文学的训练,以及传统文化风习的耳濡目染),又接触过西方文学 艺术 。四十年代的上海,东西方两种文化、两种层次的文明多面碰撞,多层次的矛盾冲突也时时缠绕纠结,这种社会 历史 环境对当时很多知识分子都 影响 很大。作为一名有着清醒认知又具有非常敏锐眼光的现代知识女性的张爱玲有着更为复杂的情结。身处在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独特条件下,特殊的家庭背景,在香港求学时遭逢战争的经历,这种种际遇加诸于张爱玲这样一位现代知识女性之身使她把目光从社会收缩到自身、以对人性尤其是女性内心的透彻审视代替对当时各种社会潮流的盲目趋势。对女性在命运的拨弄下所做的种种选择进行解析,无论她们是主动或被动,张爱玲的笔触所至都没有导向道德上的谴责,而代之以深刻的心理剖析。这种对女性的理解包含着浓浓的叹息与悲哀。深刻的心理透视也无疑折射出了女性千百年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惨境遇的社会历史根源。   18、19世纪之交的英国正处于 经济 上升时期,在世界上的地位与日俱升。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尚处在潜伏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相较于经济 发展 也都暂居于次要地位。此时的英国社会,尤其在乡村的中上阶层中,弥漫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呈现出一副歌舞升平的宁静安逸面貌。而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并起的风雨飘摇时期。出生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分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度的国民的张爱玲和奥斯丁,且不说她们的家庭背景、生平阅历已大大不同,单此时代背景,奥斯丁心中也不可能有张爱玲那样互相激烈撞击的复杂冲突。对旧观念施加于女性的压抑与禁锢也不可能体验得像张爱玲那样深刻。奥斯丁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萌生的,这也决定她不会成为一个社会的叛逆者,相反,对社会的顺从构成了她性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她的作品也便于含蓄的反讽之中呈现出一股轻松愉悦的戏剧气氛。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奥斯丁“不僧恨,不怨愤,不胆怯,不反抗,不讲道地写作。……她的天才和她的环境配合得极其完美。”   总之奥斯丁处身的社会及其地位家庭环境,决定了其生活还是相对稳定自在的,最起码社会对她的限制还没有发展到无法生存的地步。而张爱玲的命运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尽管西方社会文明侵入了当时的社会,在此影响下,一部分进步女性萌生了独立自主、自己把握命运的主体意识,但保守的封建势力惟其腐朽,也更加顽固。当时的女性处于梦醒了却无路可走的地步,对社会的迫害已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