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视心理学(第3章)ppt整理
三、色彩的交互作用对色彩感知的影响 (一)色彩对比效应-对立色彩转化F(书) (二)明度对比效应-对立方向转化( F(书) (三)相继对比效应 后效现象:在感受色彩时,先前色彩的映像对后来色彩(后像)的识别产生影响。 1.负后像:后像与原来的色彩相反的后像。 F(书) 2.正后像:后像与原来的色彩相同的后像。 F(书) 第二节 色彩的理性认知 一、色彩的基本特征(同学读-色彩作用) 色度学:将色彩信息作为数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研究。 (一)色彩的分离性与整合性 1.分离性质:从某色彩中分离出各自独立的单一色彩; 2.整合性质:几种色彩混合为一种新的色彩 ; 3.牛顿(实验)贡献—实验同学看书。 (二)色彩的依存性 色彩总是连同与之相关的依存关系一起被 观者接受,并产生综合性的认知. 1.色彩与其标准色之间的依存 色彩饱和度的高低依存于已有的色系参照,色彩的认知依存于其相关的标准色系. 2. 色彩之间的依存 色彩是以群集形式呈现时,表现出很强的排斥性或包容性。 3.色彩与色彩载体之间的依存 色彩能够被人们认识,是因为它始终依附于某一特定的载体上.物质 、文化 、感觉。 (四)色彩的可量度性 1.配色实验:在物理、心理、生理 三位一体的色彩量化表达。 2.配色实验原理图--3-1图--1. 3.色彩的图谱结构与数字系统—1,XYZ计色制色度图(不要求)。 二、色彩视觉假说 (一)三色理论 1.三色理论是由英国的医学、物理学家杨(T.Young)与德国的生物、物理学赫姆霍尔兹先后共同建构的关于色彩视觉的假想。 2.杨-赫姆霍尔兹:人眼视网膜存在三种基本色彩感受椎状细胞—红、绿、蓝颜色感觉纤维。现代三种锥状细胞的视敏度曲线认为 , 人眼的锥状细胞是由红、绿、蓝三种感 光细胞组成的 , 它们有着各自独立的相对视敏函数曲线--1。 例如,58Om黄光的波长就是处在红锥状细胞和绿锥状细胞两条视敏度曲线之下,也就是说,它同时刺激了红和绿两种感色细胞。因而,当红光和绿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并作用于视网膜时,就可以与由黄单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完全相同。 彩色电视正是利用这一现象进行颜色再现的。在颜色再现过程中 , 并非一定要求再现原景物辐射光的光谱成分 , 而是选择了红绿蓝 三种基色 , 通过它们按比例的适当混配 , 就可以获得大自然众多的色彩。 (二)四色理论 1.德-赫林的推论 四色理论是德国物理学家赫林1887 年根据色彩现象中发生的成对关系提出的,因此也称为对立颜色学说。 2.四色理论认为:人的视网膜中存在着红一绿、黄一蓝和白-黑三对色素,而不是简单的红绿蓝三种独立的锥状细胞。正是通过每一对色素的分解与合成,使人们产生各种色彩感觉。 3.赫林提出该学说的理论依据是,人们“找不到一种看起来是偏绿的红或者偏黄的蓝,而只有偏黄的红,即橙色,以及绿蓝色。红和绿色以及黄和蓝色的混合得不出其他颜色,只能得到灰色或白色。这就是说,绿剌激可以抵消红剌激的作用,黄剌激可以抵消蓝刺激的作用。于是赫林提出红和绿感受器、黄和蓝感受器是两对起对立作用的器官,黑和白是第三对对立的感受器官。从色彩混合的这一特征看,赫林认为人的视网膜存在红、绿、黄、蓝四种原色,而不是红、绿、蓝三种。 4.理论评价:三色学说虽然对颜色混合物理规律的论证及对色彩应用实践的指导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不能对异常色觉现象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就在客观上为与之抗衡的四色学说留下了一席之地,并且使人们认为这两种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对立的古老的颜色学说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而是应该在颜色视觉学说上统一起来。 (三)感色纤维间联结的设想 三色原理的局限性-无法解释黄色感觉,刘御恩教授(中传)提出“感色纤维间联结” 设想。 1.刘御恩认为,在人眼的视网膜中作为感受器的感蓝纤维、感绿纤维和感红纤维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完善而发生了联结,并且因此在一种或几种感色纤维受到相应色光的刺激发生兴奋及相互之间的影响,造成了颜色信息传递的失真,形成了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