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力学性能第八章ppt整理
持久塑性:由试样断裂后的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表示 在测试持久强度的同时,可测量试样在断裂后的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这能反映出材料在高温下的持久塑性。持久塑性是衡量材料蠕变脆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过低的持久塑性会使材料在使用中产生脆性断裂。 实验表明,材料的持久塑性并不总是随载荷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因此,不能用外推法来确定持久塑性的数值。对于高温材料持久塑性的具体指标,还没有统一规定。制造汽轮机、燃气轮机紧固件用的低合金铬钼钡钢,一般希望持久塑性(伸长率)不小于3~5%,以防止脆断。 针对某一金属材料, 保持恒定温度,对一组试样分别选取不同的应力进行蠕变试验直到断裂,得出一组应力-持续时间的坐标点,然后在单/双对数坐标纸上画出应力与持续时间的关系曲线,据此曲线求出规定时间下的应力,即为持久强度极限。 持久强度极限的实验方法 持久试验时间的长短根据产品对象而定,例如对喷气发动机零件,一般提供数百到数千小时的持久强度数据;而电站动力设备用材料则要求提供十万到二十万小时的持久强度数据。在实际试验中,常用较短时间的试验结果来外推长时间的性能。外推的方法已有很多,但外推时间一般应不大于实际最长试验时间的10倍。 航空用IN718 镍基合金在三种温度的持久强度极限 三种耐热不锈钢在800?C的持久强度极限 MPa 45 800 10 1 4 = s ′ 3. 应力松弛和剩余应力 应力松弛现象: 在具有恒定总变形的实际条件下, 零件负载的应力随着时间延长而自行减低的现象. 剩余应力:应力松弛后,一定零件在该时间所保持的实际应力。 机理:承受弹性应变的材料由于在高温下晶界扩散, 晶粒内部亚晶的转动/移动 (实质为晶内位错滑移), 以及晶格畸变, 使得构件微量变形, 导致弹性变形逐渐转变为塑性变形,从而出现应力松弛现象。 t = 0: 零件总应变 e0 全为弹性应变 随着时间增加, 零件的塑性变形产生, 弹性应变不断转化为塑性应变, 导致该时间的剩余应力 s = E e弹 晶内滑移 晶格畸变 Strain e e0 e塑 t e弹 松弛稳定性和剩余应力 应力松弛曲线: 在给定温度 T和给定初始应力s0条件下, 所测试出的应力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的曲线. sso ssh logs 急剧降低阶段 缓慢降低阶段 松弛稳定性: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能力. 剩余应力: 在该松弛曲线上任一时间试样所保持的应力称之为剩余应力ssh. 松弛应力: 初始应力与剩余应力之差 sso 剩余应力为设计之重要力学性能指标, 在相同实验温度和初始应力下, 经过给定时间后, 该值越高, 其松弛稳定性越好 ssh 实际的应力松驰曲线和剩余应力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在室温下的应力松驰曲线和剩余应力 sso ssh 航空用钛合金 Ti-6246(Ti-6Al-2Sn-4Zr-2Mo) 在600oC的应力松驰曲线和剩余应力 图中显示了预加应变导致的材料强化作用 Electroplated Cu films exhibit isothermal stress relaxation behaviour changed with changing cap-layer material Isothermal stress relaxation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影响剩余应力的因素 和材料有关 和工作温度有关 Electroplated Cu films passivated with SiN Electroplated Cu films passivated with four different cap layers 4. 影响金属高温力学性能的因素 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 冶炼工艺的影响 晶粒度的影响 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归根结底都是显微组织/相结构的影响 总原则: 由蠕变变形(蠕变极限)和蠕变断裂(持久强度极限)的机理可知 任何提高位错运动(包括滑移和攀移)的阻力和抑制原子/空位扩散的措施, 均能改善材料的蠕变抗力. 任何控制晶界滑动(由位错移动或者原子/空位扩散引起)的措施, 均能改善材料的持久强度. 通过不同方法来改变金属内部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改变了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通过对位错运功和原子/空位扩散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施加对金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纯金属的蠕变激活能 ? 自扩散激活能 本身的物理性能: 熔点高的金属自扩散激活能大, 位错和原子/空位越过障碍的激活能也大. 层错能低的金属/合金易形成扩展位错, 阻碍位错的攀移和交滑移. 因此,耐热钢及高温合金的基体材料一般选择熔点高,自扩散激活能高, 层错能低的金属/合金 (多为FCC型, 如Ni, Austenite Fe. A. 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 ?ss = C ??n e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