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作文热点素材时评必读之 清明祭祀,该融入怎样的现代元素
钱江晚报4月7日 清明节,有一条有关清明纸iPhone和乔布斯的微博很火:苹果CEO库克清明节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了乔布斯,乔帮主一脸惨兮兮地说:“小克克,你现在在中国吧?赶紧告死那些卖清明纸iPhone的人,阴间突然多了成千上万的iPhone,每个人都来找我越狱!老子不会越狱啊!” 这条微博是有感而发的。有记者报道,清明买祭品,才知祭品早就不仅仅是银锭,居然看到苹果手机及机套充电器。问:老辈不懂怎么用?卖祭品的答:乔布斯会教的。并且,街头小巷卖祭品的小店里,纸做的“苹果手机”还从不采取限购政策,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说,地下的乔布斯要累死,一些当红的女明星,可能要气晕。在一些祭品店里,除了纸制的仿真奔驰、保时捷、银行卡外,还有女明星的图片,甚至很有想象力地搭售“与女明星的结婚证”。啥新潮、啥时尚,就搞出啥祭品,没有买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现在,市民的生活日新月异,种种“现代元素”被嫁接进祭祀中,本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的一些地方,葬礼也已经走向艺术化、时尚化,棺材被制作成豪车、小船、美人鱼、红酒瓶、飞机等等各种形状。 可问题是,清明祭祀“与时俱进”,应该符合社会公德和公众利益,不能玷污清明节的“清”和“明”。“手机”之类的祭品,固然时尚,但把别人的商标印上当祭品,太恶搞。而“女明星”之类的祭品,则属于太离谱,不但会让活人气个半死,逝去的恩爱老人若地下有知,没准也会气个半死。 清明祭祀如果不当,死者不安、生者烦。那么,怎样做才能两相安呢? 一些温州人做法就很时尚,也值得提倡。如远在香港的温州人王浩俊,就在天堂纪念网上为过世爷爷建立了一个“纪念馆”,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上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和家人一起用送上虚拟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表达对爷爷的思念之情;家住温州市区下吕浦春秋社区的杜丽等11位中老年市民,则通过网络、家庭会的方式追思亲人,分享情感记忆和人生感悟。 在一些地方,一些时尚人士还在先人的墓碑上,刻上二维码,吊唁者只要扫描一下墓碑下角的二维码,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集合逝者生平介绍、照片、视频以及家族历史、亲友评论的网页。逝者亲友通过密码登陆后,还可以对页面进行更新,在上面添加每年清明家族扫墓追思的新内容。亲友、子孙后代,今后如果无法到墓前祭祀,还可直接在网上逝者纪念园祭祀留言。 这种闪烁着现代文明和智慧、寄托了人文情愫的清明祭祀方式,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
2013届高三作文热点素材时评必读之老人让座,测试道德的底线
背景材料: 2013年3月21日-河南郑州的公交车上,几个老人手举牌牌,给年轻人让座,结果一位老人让了半天,车厢里20多个站着的人没有人敢坐下去,将让座的风波推到戏剧化的一幕。 钱江晚报评论: 老人让座,测试道德的底线 高路 让还是不让,几乎每个城市的公交车里都在上演着同样纠结的故事。 有时候一个老人上车,大家抢着给他让座,而有的时候,一车人都未必有人肯给他让个座,现实反差如此之大,没有人说得清,哪一个代表了真正的中国。 河南郑州的公交车上,几个老人手举牌牌,给年轻人让座,结果一位老人让了半天,车厢里20多个站的人没有人敢坐下去,将让座的争议推到戏剧化的一幕。 老人说之所以让座是体谅年轻人的辛苦,呼吁老年人别在高峰时期与年轻人抢座位。而更多的年轻人则称老人其实是行为艺术,以此来表达对社会上不让座行为的不满,质疑老人的动机是为了给那些不让座的年轻人施加压力,对年轻人进行逆向教育。 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好风气,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这有违天理。谁要是坐下去了,就如同坐在针毡上,旁人光用眼神就能杀死你。所以,不管那个让座的老人态度有多诚恳,动机有多单纯,我想都不会有人愿意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老人高高举起的那块牌,远比一句责骂,更让年轻人不安,也让整个社会很不安,难道我们的社会道德已经滑坡到这种程度,需要用这种方式唤醒?难道现在的年轻人如此不堪,让老人家需要用近乎自残的方式找回一些尊重?显然,这块牌子是所有年轻人不能承受之重。 我不怀疑老人们的动机,但不认同这种行为,不管它为了什么,它起的作用都只能是加剧两种各执一词人群的相互埋怨。 其实,老人让座无人敢坐,说明大家对礼让老人都是有心理准备的,对让不让座的问题,大家也是有道德底线的,也说明社会冷漠并不像有些人看起来的那么无可救药。虽然我们看到过很多不让座的事,但真要上来一个举步维艰的老人,我还真没见过几个不让的。对让座问题的讨论,不能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前提:几乎没有人否认应该给老人让座。可在现实中,事实却是让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不让座的风气中,一定有些事有些行为产生了坏的影响,左右了大家的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