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突破鸟笼效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2013年高考作文:突破鸟笼效应(考前押题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詹姆斯和好友卡尔森同时从哈佛大学退休。一天,詹姆斯对卡尔森说:“我一定会让你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表示自己从来没想过要养鸟。没过几天,詹姆斯送给卡尔森一只精致的鸟笼做礼物。此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那只空的鸟笼,都会问卡尔森:“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自己从来没养过鸟,客人们都不相信。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像卡尔森一样先在自己的心里挂只笼子,再不由自主地填满一些东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很明显,这是一道耐人寻味的新材料作文题。从没想过要养鸟的卡尔森却在外界的影响之下无奈地买了一只鸟来养。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鸟笼效应”。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比如卡尔森的鸟笼必定用于养鸟,等等。这种惯性思维的益处是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快捷地认知和适应周围世界。然而,如果把惯性思维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又会成为一种刻板固定的思维。所以, 生活中我们不妨偶尔尝试突破“鸟笼效应”,进行发散思维,也许鸟笼之外还有另外一片新天地。写作时,要注意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   审题时,我们还要抓住所给材料最后一句画龙点睛的话一“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像卡尔森一样先在自己的心里挂只笼子,再不由自主地填满一些东西”。物质的“鸟笼”并不奇怪,精精神的笼子更应重视。虽然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我们的生活中,因循守旧的人太多,开拓创新的人又太少,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在立意、行文时应当积极倡导敢想敢干、勇于创新之风,坚决反对故步自封、胶柱鼓瑟之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高考资讯,欢迎关注微信每天为你推送最新高考信息,传递高考科学备考方案。   至于文体,考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擅长与喜爱的文体进行写作。不过,根据高考作文阅卷实际来看,笔者建议还是主攻议论文为宜,这类文章易于上手、便于操作、容易得分。而小小说、记叙文、散文之类,如果考生具有较深的功底,能驾驭这类文体,也能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佳作广场】   腐儒变形记  曾维钢   鲁镇的秋天又悄悄来临,树木的叶尖开始泛黄,傍晚时分已有些凉意逼人。   孔乙己躺在只有一张破席的床上,禁不住打了个冷战,想去关窗却发现窗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朽烂。他又躺回到床上,望着屋顶发呆。   近些时候,他本有事可做。镇上小学的校长和他是有些亲戚关系的,看他还有些古文功底,便打算让他给一位有身孕的语文老师代课。可谁知孔乙己早已懒散惯了,不是今天迟到就是明天忘带课本,甚至还学私塾先生的做派打学生的手板。一时间,家长反应很强烈,校长只好让他回了家,孔乙己不得不再次“赋闲”在家。 正在呆想的孔乙己忽然听到一阵咕咕咕咕的叫声,原来是自己肚子饿了。可家里已断粮多日,根本没米下锅。“唉,古书毕竟只是精神食粮啊!孔乙己发出一声微弱的感慨。   痛定思痛,孔乙己决定洗心革面。他忽然想起今天在鲁镇闲逛时捡到一本叫做《打破“鸟笼思维”》的破书,他本不屑于看这些与孔孟之道不相干的东西,但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看完序言,孔乙己就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但由于天色已晚,有些近视的孔乙已已看不清字迹。电灯自是没有,油灯也早已干枯,于是他擦亮最后一根火柴,把许多古书点着,开始挑灯夜战。   清晨,鸟儿的歌声叫醒了才刚睡下的孔乙己,此时的他已是容光焕发,因为他似乎已悟出咸鱼翻身的奥秘。   孔乙己用生锈的菜刀割去了那比生命还重要的长辫子,穿上拷校长先前送给他上课时穿的西装.捂着没吃早餐的肚子,径直奔向鲁镇古文化研究中心。   经过一番交流,研究中心的管理人员如获至宝,毫不犹豫地任命孔乙己为古文研究室副主任。但这仅是孔乙己翻身计划的第一步。   他还让助手帮他在网上宣传,扩大他在文化界的知名度:又把他那破房子重新修葺一番,号为“四茴斋”,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最后,他联系了几家书社,出版了自己写的几本关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的书,深得学界人士的认可。   终于,孔乙己在学界声名鹊起,并顺利在鲁镇主持了一次全国性的古文化学者交流会。不久,他又去了世界各地做访问与演讲……   时间又向前推进了几年,孔乙己已经集各种成就于一身,再也不是当年喝酒都得赊账的腐儒了。   鲁镇的春天悄悄来临了,郊外杏花芳香扑鼻,正在散步的孔乙己觉得今天的阳光格外和煦,令人心旷神怡。忽然,他听到不远处的小学里传来琅琅书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不禁一怔:“‘一古来征战几人回,‘回’,有四种写法......” 模拟评分:内容25+表达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tyi2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