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作文素材:把文章变成舞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文章变成舞台   考场记叙文平淡乏味往往是因为入题缓慢,叙述冗长,描写匮乏。好比观众在台下期待演员出场,而主持人在台上絮絮不止。这样的文章背离了读者的意愿,与高分无缘。对一篇考场记叙文来说,不需要拖沓冗长的叙述交代,而要尽快展现富有画面感的内容,使快速扫描的阅卷者在极短的时间内明了你的写作意图。   那怎样才能让文章变拖沓为简明,化平淡为神奇呢?参加了多年的阅卷工作,我发现有两种结构在这方面很有优势,即对话结构和片段结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让人物直接站到前台做生动的表演。文中需要交代的文字,大多融于人物的言语行动之中。这种写法鲜活生动,可大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对话结构   全文基本由对话构成,好比演员的舞台对白。对话巧妙,无需描写人物模样,人物就能活脱呈现于读者眼前,文章主旨也在对话中得以表现。这种写法,只需寥寥数语为对话者设定好特定环境,便可迅速展开内容,既扩大了文章容量,又增加了吸引力。   请看2011年河南考生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篇文章得分57分。   村口闲谈   我们村有个习惯,就是吃过晚饭不立即睡觉,而是几个大人坐在村口的路灯下闲谈。这不,今天晚上又开始了。   “今年这麦又是好收成啊!”一人说道。   “那是,况且这几年国家不但不收公粮,而且每亩地还补贴给我们不少钱,党的政策好啊!”另一人接道。   “前几天我看电视,说是美国上咱国借钱来了,真的假的?”又一人说道。   “还能有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咱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你家不是盖了二层小洋楼了?还买了一套家庭影院,美死你了!”那人反诘。   “嘿嘿……”这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说了句:“恁家还开上汽车啦,还是和你没法比。”   ……   “天色不早了,该回去休息了。”一位老人说着便站起了身子。   人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   夜更深了,只剩下村口的路灯在那静静地亮着。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要求针对中国的崛起和巨大变化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大部分同学选择写议论文,但其中很多议论文因内容空洞只能得四十出头的分数。而这位考生能“以小见大”,只摄取村口闲谈这一场景,从民生的角度切入,用人物对话巧妙地表现了题意。   片段结构的人物设置非常灵活,除了现实中真实的人物对话,还可以虚拟多种情况。像历史人物、文学人物、传说人物的对话;或者时空错杂,让古今中外人物针对某一问题展开对话;还可以采用拟人化手法,让动物或者无生命之物开口说话。比如2009年河南考生的《杏坛论教》,作者让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宋代理学家朱熹以及当时的教育部部长周济针对题意展开对话,其构思更令人称奇。   采用对话结构应注意这几点:   第一,人物语言一定要切合自己的身份,特别是大家熟知的人物,对他们的描写不能留下明显漏洞。   第二,开头应简洁明快地入题,迅速展开对话;结尾应言简义丰,留点余韵。对话的衔接要自然紧凑。   第三,对话应围绕文章主旨进行,不可旁逸斜出,文章主旨要让人在对话中明显感知,这一点至关重要。      片段结构   片段结构也叫“蒙太奇”结构。“蒙太奇”本来是电影术语,意为剪辑和组合,是把多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巧妙地剪辑连接起来,以体现作品主题。近几年来,考场议论性散文选用此种结构的较多,但这里我想谈的是它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片段结构按其组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时序式——以时间为线索,重点描述并不连贯的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情。比如2007年北京卷满分作文《沉默的父爱》用“6岁——16岁——昨天——今天”为线索表现自己在不同年龄对父爱的不同理解。再如2005年福建省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      八——十八——二十八   “啪!”一巴掌猛地打在屁股上。我大哭起来。“老师怎么教你的,小草是绿的,太阳是红的,看看你,怎么画的!”我透过泪眼,看着那张被撕掉的画:小草是黄的,太阳也是黄的。为什么非要把小草画成绿的,把太阳画成红的?我戴爸爸那个太阳镜,看到的小草和太阳就是黄的。我不解。   “还有你的作文,”老师的喊声把我拉回现实,“让你写爸爸、妈妈,你怎么写的?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本来就是嘛,妈妈陪我读书,爸爸背我上学,不是书童、车夫,是什么?”我不服,和老师顶嘴。   那年我八岁,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周长长,面积小,人生阅历浅。   “太过分了。”我回到家,把书包一扔,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怎么了?”爸爸关切地问。“今天考试,居然有人作弊,老师也没看到。”……   ……   那年我十八岁,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多变也不稳定,周长不长,面积也不小。   “我的这件衣服怎么

文档评论(0)

whhv3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