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VIP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A卷(100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6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惆怅(chàng) 难堪(kān) 驾驭(yù) 呱呱(gū)坠地 B、描摹(mó) 徜(cháng)徉 羁绊(bàn) 疲(pí)于奔命 C、徒(tú)然 狼藉(jí) 迄今(qí) 无动于终(zhōng) D、嘉(jiǎ)许 混(hùn)沌 倏(shū)忽 天花乱坠(zhuì)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 书里的意思,又不能 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 那些故事, 读书的乐趣-----你都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A、获得 咀嚼 欣赏 享受 B、咀嚼 欣赏 享受 获得 C、欣赏 享受 获得 咀嚼 D、享受 获得 咀嚼 欣赏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市将大力建设“智慧型城市”,到2015年,全市消费规模预计达3200亿元,年均增长34%以上。 B、地铁4号线一期开通后,武汉将形成“工”字形的轨道交通网,三大火车站奖将被地铁串起。届时市民去三大火车站都可以坐地铁。 C、私家车的普及,使城市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也使城市的道路变得拥挤不堪。 D、下周末起,武大和东湖的樱花将相继先后迎来初花期,武汉的赏花节即将拉开帷幕。 下列语句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谓小星,只不过我们看起来小,实际上有很多都比太阳还大。 ②天文学家把银河所围绕成的空间叫做银河系。 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是无数密集的小星,在天空绕成一周。 ④这些星离我们更远。 ⑤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一样,太阳和别的恒星都不过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小星。 ⑥那白蒙蒙的银河是什么呢? A.②⑤①⑥④③ B.⑥③①④②⑤ C.②③⑥⑤①④ D.⑥②①⑤④③ 课内文言文(每小题4分,共12分)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蛇在爬行)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和例句中加点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一文描绘了长江三峡(主要指巫峡)的地理形势和它四季的景色,第一段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的山势,后三段分写三峡四季不同景色。 B、《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运用了以静写动的写作手法。 C、《小石潭记》中以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开头直接描写所看到小石潭的潭水清澈,潭边石的千奇百怪,怪石与清水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D、《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没有直抒胸臆的抒情议论,而是把自己的寂寞凄清的感受、抑郁失意的心情,巧妙地通过对凄清幽邃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出来,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阅读短文。完成8-10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趣说筷子 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筷子是与我们文明渊源联系最緊密的东西,在某种场合它简直就是华夏文明的标志。但是我们对再熟悉不过的筷子又了解多少呢? ②据史书记栽,筷子最早出现在则3000多年前的中国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就有“纣始有象著”的记载,纣即商代末期君主。他为了显示他大王的派头,别出心裁地把象牙锯下来做筷子,这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约在公元前1100年。不过筷子在老百姓中普遍使用则是晚至数百年之后的西汉初期了。那时,商纣时期又大又笨的食钵已演变为小巧玲球的陶质小圆碗,于是筷子很快便配合小陶碗应运而生了。不过也有史学家指出,其实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的原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筷子的雏形:在发现了火可煮熟食物后,我们最早的祖先为了避免用手从陶罐中抓取滚烫的食物,便已经聪明地学会折取草茎或木棍来取代手指。 ③据中国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馆长蓝翔介绍,最原始的筷子有长有短、有粗有细且并不规则,直至殷纣王时代,筷子粗细长短才开始统一起

文档评论(0)

tfig8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