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基本知识
近期我省云浮市发生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猪“高热病”疫情[1]。曾一度引起当地人们的恐慌,为此并结合相关的人共患病动物疫病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警惕人共患病,关键是要有防护意识,病关键在于防病人共患病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并不新鲜文献记载的此类疾病约有近200种,其中数十种曾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大规模的传播,如鼠疫、黄热病、埃博拉、狂犬病等。近年来,由于饲养方式、贸易全球化、气候变化等原因,动物疫源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国与动物疫源疾病已有数次交锋2003年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人共患病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消化道传播主要指吃入各种感染动物组织、肉类和昆虫,以及病原体从患者和动物排出后,污染的食物、水和土壤,进入人的消化道而感染。2.2呼吸道传播生存在人和动物呼吸道表面的病原体,当呼出气流强度较大时,如咳嗽、嚎叫等,病原体可随同黏液或渗出物的小滴而喷出体外,并以飞沫或气溶胶的形式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较大的颗粒在空中停留较短,落于地面,与尘土混合形成尘埃。当人和动物吸气时,就可能把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吸入体内而感染。3经皮肤接触传播经皮肤接触传播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如被狂犬病犬咬伤;被猫、狗舐、抓伤而感染等。
4经节肢动物传播蚁、蝇、蟑螂、螨、蜱、虻、虱、蚤等在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传播方式分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类。前者当它叮咬人和动物时,把病原体带入皮肤内。生物性传播是指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繁殖,再感染人或动物黄热病。由弓形体原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为先天性感染和后天感染两类。此两类在人体内多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一般均不引起严重症状的隐性感染,不引起严重后遗症。然而,发病者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常因感染的脏器不同而异,主要侵犯眼、脑、淋巴结和心脏等,引起脉络膜视网膜炎、脑积水、头小畸形、眼球过小和脑钙化等。近年来有关弓形体病的报道很多猫、兔、猪和狗等几乎所有哺乳类动物均有弓形体的自然感染,其中以猫的感染率最大,因猫粪便中排出的弓形体卵囊,可在外界存在较长时间造成感染的威胁。不要让爱宠舔的伤口,接触宠物后要及时洗手;如果您经常带爱宠去户外活动,经常检查它们身上是否有虱类寄生;宠物鼠所携带的人畜共患病毒极多,容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隐患,如曾在美国甚为流行的猴痘,鼠类就是其重要的携带传染源。所以在饲养宠物鼠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提前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浅谈人畜共患疾病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浅谈人畜共患疾病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R3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5-2720(2009) 34 - 1755 - 02 人畜共患病由于其传染来源多种多样、 传播途径广泛复杂而使其防控工作极其艰难, 它在公共卫生安全中的危害直接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影响, 极大的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文章通过对人畜共患病分类、 危害进行回顾和总结, 阐述了人畜共患病的特点、 发病症状及防控措施,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及和谐、 稳定、 健康的生存环境提供参考。 1 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及特点 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 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 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 支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真菌、 寄生虫等。 目前, 全世界已证实 250 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 其中危害较大的有 89 种。研究资料表明, 人畜共患疫病不仅频繁发生, 而且呈现上升的趋势。 一是传统型的人畜共患病呈现流行态势, 比如, 鼠疫、 结核病、 血吸虫病等, 因为动物宿主不可能根除, 所以会造成死灰复燃; 二是老病原出现新变异, 由于病原毒力变异和组织嗜性变化, 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如高致病性禽流感, 由于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毒力发生变化, 不仅能使水禽感染、 死亡, 而且危害人类。 近年来, 我国人畜共患病疫情有所抬头, 禽流感、 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及猪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暴发流行已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特别是现在甲型 H1N1 流感在全球的不断蔓延, 再次敲响了人畜共患病危害人类健康的警钟。 而重新认识、 ??研究人畜共患病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危害情况、 感染途径和发展趋势,并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体系作用, 对保障经济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 由于人畜共患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播, 也可以通过动物源性食品传播给人, 极大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已成为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动物源性食品(Animal Derived Food) 是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 包括肉类及其制品、 水生动物产品等。 人畜共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