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种方法提高文言断句能力
四种方法提高文言断句能力 “句读”,即停顿,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古代文献没有像今天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所以古人读文章第一步就是要“明句读”――断句。如果不能弄清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本的意思。韩愈在《师说》里曾提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讲的就是句读的重要性。古代有个有趣的故事,主人不想留客,于是写下“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主人本意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意思是就算是天要留你,我也不留你。可是客人却理解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客人的理解和主人的意思完全不同,可见断句正确,才能理解正确意思
文言断句题是这些年部分省市考查的题型,近几年,文言文断句题型考查呈上升态势。2005年至今,北京、辽宁、福建、广东、浙江、江苏、重庆、湖北、湖南等多个省市的高考语文卷都考查了文言断句,有客观选择题断句和主观划分断句两种类型,分值为2分至5分不等。文言断句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只有掌握了断句,才意味着对文言文本的理解已经到了粗通大意的地步
提高文言断句能力,要做好四个方面:
一、领悟大意
读懂文段是断句的关键,要能够根据平时所学文言词汇知识疏通文段,理解文段大意。要摒弃“一边看一边断,看完文段,也断完了”这种“一步到位”的粗读式方法
断句前要通读几遍,力求对文段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叙述性的文段,一定要先把握事件的梗概:出现了哪些人,这些人有没有对话,这些人在做什么事情,发生了什么事件等;议论性的文段,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尤其要注意一些关联词语
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不理解就断不清。因此面对断句题,首先要通读全文,领悟大意
二、观察句式
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判断句、疑问句、对偶句、对称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观察清楚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如:……者……也、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喙叵档拇剩蝗纾翰灰唷?…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例: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2010年湖南卷第8题B项)
“……者……也”“也”是判断句式。“无大”和“无小”,“以佚道使人”和“以生道杀人”,“虽劳不怨”和“虽死不怨杀者”是很明显的对称
b.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2012江苏卷第19题)
“横素波而傍流”和“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和“论怀抱则旷而且真”是对称句。“孰能……乎”是典型疑问句式
三、抓住虚词
古人经常使用一些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因此要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这样对断句有很大帮助
例如,“夫”“盖”“凡”“且”“唯”“盍”等语气词;“嗟乎”“呜呼”“噫”“嘻”等相对独立的叹词;“虽”“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由是”等关联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时间词常常位于句首。“也” “焉”“矣”“耳”“哉”“兮”“欤”“乎”“耶”“而已”等语气词常在句末
“曰”“云”“言”等对话标志的词语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例:
a.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在这一段文字中,有关联词“于是”“故”,语气词“焉”“矣”,判断句“也”“……者……也”。对偶句“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2012湖南卷第9题D项)
在这一段文字中,“也”“焉”是句末的标志
四、划分成分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环球资产配置(保值增值).pptx VIP
- UI设计-从图标到界面完美解析第二章 Photoshop功能概述.ppt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教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电子证据质证的重点问题及其法律规范(谢宜峰) (2).doc VIP
- 云南楚雄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VIP
- 给排水施工与验收国家规范GB50242-2002年.pdf VIP
- 中国最大油库一览.pdf VIP
- DB37T 5323-2025住宅设计标准.pdf VIP
- IDC 建立适应未来的Data+AI的组织.pptx VIP
- 万讯自控PS电动执行机构安装调试和维护手册.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