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辽一中2017届高一上半学期语文第三次测试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9分)
1、 (4分)答案:C 解析:A. 登高自卑: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此处望文生义。B. 剖腹藏珠:剖开肚子来藏珍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C. 乔迁之喜: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D. 望文生义,“鼎鱼幕燕”比喻处在级危险境地的人或物。
2、(4分)答案:A解析: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出类拔萃”谓超出同类之上。//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3、(4分)答案:C解析:(A.递近关系颠倒了,应是“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B.不当否定,应删去“不要”D.缺少宾语,应在“结算”后加上“机制”)
4、 (4分)答案:C 解析:A项,语序不当,“评价,浏览,分享”——先浏览,再评价,最后分享;B中“服务”后面应该加“目标”;D中“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与“是……结果”不搭配。
5、(4分)答案:B 解析:按照空间顺序排序。6、(9分)答案:①流行语折射出社会心态;②随着社会的发展;③并不代表中国人的全貌。
解析:这是一道添加语句的题目,最近几年新课标卷出的较多,该题型确实能好考核出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答题是注意上下文的文意的衔接,①前面列举种种现象,后面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加入的这句应该是“社会”和“流行语”的关系,及“流行语是这回心理状态的反应”之类的文字;②的后面“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由此可以加入“随着社会的发展”等词语;③前面是“但”引导的句子,应和前面的语意构成转折,前面的语意是“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相对“一部分”后面应是“整体”的。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7、 (5分)答案:①第一句写孤舟、微月和枫林,交代了时令环境;②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凄清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前两条各大2分,最后一条1分)。 【思路点拨】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8、 (6分)答案: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像瑰丽,表现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每条2分)【思路点拨】细节描写,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诗词鉴赏】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