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puépépér.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掰】puépépér

【掰】pué/pé/pér 對應華語 撥、拂 用例 掰頭鬃、掰走 異用字 㧳 華語的「撥、拂」,臺灣閩南語說成pué/pé/pér ,本部的 推薦用字為「掰」。用法如:「用手掰頭鬃。」Iōng tshiú pué thâu-tsang. (用手撥頭髮。)「胡蠅共伊掰走。」Hôo-sîn kā i pué-tsáu. (揮手把蒼蠅趕走。) pué 是臺灣閩南語的特有詞 ,推薦用字寫成 「掰」,從字 形上看,是用手來把東西分開,正好和臺灣閩南語pué 的意思 相似。pué 因為是臺灣閩南語特有的詞,所以漢字中找不到音 用字解析 義俱合的本字,選用「掰」只是取其從字形上容易會意。 文獻中也常把pué 寫成「㧳」(《廈門音新字典》、《彙音寶 鑑》、《臺日大辭典》等),其實「㧳」和「掰」是同一個字的 兩個異體(構字成分都相同,只是排列方式不同),不過「 㧳」 不如「掰」常見。為了避免造成學生學習負擔,所以本部以「掰」 為 pué 的推薦用字,而以 「㧳」為異用字。至於民眾建議的 「擺」,因為發音為pái ,而且「擺」已做為本部「次」(如:「捌 去一擺。」Bat khì ts�̍t pái.(去過一次。) )的用字,不宜再用 來做為pué 的用字。 【泔】ám 對應華語 稀的、米湯 用例 糜傷泔、泔糜仔、漿泔 臺灣閩南語稀飯的米湯叫做 ám ,如「泔糜仔」ám-muê-á 。 從前「熨衫」ut sann (燙衣服)之前棉衣先泡米湯再燙,這個動 作叫做「漿泔」tsiunn-ám 。它也可以引申為形容詞,形容水分太 多之義, 如「糜仔傷泔」muê-á siunn ám (稀飯太稀)。 許多閩南語學者把這個詞素的本字定為「飲」。從音義上來 講,都講得通,不過太過迂遠,和「飲」一般的唸法ím 和作為動 詞的意義不相符,因此除了學術界,民間沒有人接受這個用法。 用字解析 民間比較傳統的寫法是「湆」,如《臺日大辭典》就寫成「湆」。 不過連橫《臺灣語典》考證ám 的本字是「泔」。引《說文》:「泔, 米汁也。」又引《集韻》:「荷坎切」,音義皆合,可以認定為本字。 連橫進一步解釋說:「泔,飯湯也。…生者為潘(phun )、熟者為 泔。」 自從連橫以後,以「泔」為ám 的寫法受到普遍的歡迎, 因此本部定為建議用字。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臺灣版授權條款釋出。創用CC 詳細內容請見: /licenses/by-nc-nd/2.5/tw/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