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改解读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石莲110kV变电站10kV切改项目,为满足石景山地区供电需求,需新建L1线、L2线和L3线三条电缆线路,其中L1线石景山区段、L2线全线和L3线全线位于地铁1号线保护区范围内。 L1线在地铁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一段暗挖电缆隧道和一段电缆拉管。暗挖电缆隧道段由与自北向南的暗挖双沟隧道交汇矩形竖井处,向东约153m,后向南约110m,总长274.374m。电缆拉管段自石景山路17号南侧既有竖井处,先向北约9m,后向东约153m,接入L1线暗挖段是施工竖井处,总长168.925m。本工程地铁结构顶与加强层底之间的净距离为4.2米,该部分土体作为人防分散层,最小厚度是1.0米,剩下的可供利用的空间有3.2米隧道从地铁结构上方穿越方案,穿越的地铁区间为八宝山车站西侧喇叭口区间。 L2线电力埋管设计起点为石景山路上新建竖井,沿石景山路北侧向东新建12φ150+2φ150电力拉管至八宝山公墓。全长约361.3m。 L3线电力埋管设计起点为石景山路上新建竖井向西与现状过石景山路电缆沟接通,向南再向西新建12φ150+2φ150电力拉管至鲁谷大街。全长约146.9m。本工程所处位置复兴路、严正路为城市主干道,地面交通流量大,且地下管线众多。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2、1工程地质拟建位于西山山脉山前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根据野外钻探及原位测试的综合分析,本次勘探深度(25.0m)范围内的地层划分为人工填土层、一般第四纪冲洪积,残坡积地层及中生界侏罗纪岩层,在水平向及垂直向上地层分布比较稳定,现从上至下分别描述如下:(1)人工堆积层:粉土素填土①层:黄褐色,稍湿,稍密,以粉土为主,含碎石块、卵石、植物根等杂物。杂填土①1层:杂色,稍湿,稍密,含砖渣,灰渣,水泥块等建筑垃圾及少量生活垃圾。(2)一般第四纪冲洪积地层粉土②层: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含氧化铁、氧化锰及少量有机质。局部夹粉质黏土②1透镜体。粉质黏土②1层:褐黄色,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有少量卵石。卵石③层:杂色,稍湿,密实,最大粒径大于10cm,一般粒径2-5cm,呈椭圆形,部分呈棱角形,含量约50%,中粗砂充填,局部为及粘性土充填。局部夹细砂③1透镜体。(3)一般第四纪残坡积地层粉质黏土④层:棕红色,稍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含风化状态碎石、卵石。(4)中生界侏罗纪岩层全风化砾岩⑤层:棕红色,全风化,岩芯呈碎屑或粉末状,泥质胶结,骨架颗粒已基本风化,骨架颗粒分布不均匀,最大直径大于3cm。强风化砾岩⑥层:棕红色,局部呈杂色,强风化,岩芯呈碎块及短柱状,泥质胶结,胶结程度较差,骨架颗粒已部分风化,分布不均匀,一般粒径为2-4cm,最大粒径大于10cm,岩芯采取率约为80%,RQD值约为70%。全风化千枚岩⑦层:黄白色,岩芯呈碎块状,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含粘土矿物,遇水迅速溶化,手掰易碎,钻进速度较快。强风化千枚岩⑧层:黄白色,岩芯呈块状夹短柱状,原岩成分未发生改变,裂隙发育,岩芯一般长3-6cm,最大10cm,锤击易碎。1.2.2、水文地质本次勘察25米深度范围内各钻孔均未见地下水,仅在15#钻孔11.20m处遇有少量上层滞水。根据我公司调查了解和收集邻近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历年最高地下水位曾接近自然地表,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表30.0m以下。由于拟建沿线场地地下水位现埋藏较深,出于安全考虑,场地的抗浮设防水位建议按地表下10.0m(绝对标高约52.0m)采用。由于沿线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的影响。3. 地震效应及场地类别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1.3、总体施工方案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切实做到信息化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隧道支护结构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安全施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应贯穿施工的全过程,通道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围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调整支护结构参数。标准暗挖隧道采用浅埋暗挖全断面开挖,保证开挖安全、减少路面沉降量。由于隧道全线位于第二层潜水区,隧道降水拟采用深管井降水,并辅以隧道内部渗水井降水。超前小导管如在粘土层施工,采用风钻钻进法打设,在砂卵石层用φ20mm的高压风管吹孔,铁锤夯打。隧道渣土在隧道内由人工手持风镐、铁锨开挖,手推车运输,然后通过设在施工竖井处的10T电动葫芦吊出竖井,自卸汽车运出施工现场。喷射所用混凝土通过输料筒输送至竖井底部,人工用手推车运输至作业面。二次衬砌用混凝土采用商品砼,通过输送泵输送至作业面。隧道标准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