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 设计本科学位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煤 设计本科学位论文

前 言 佛洼分区位于新景矿的西南部,东西长4600m,南北宽平均3200m,面积为14.76km2,主要可采煤层有3号、8号、15号煤。该分区东部与芦湖南、芦湖北分区相邻,靠东部约一半区域地质勘探程度较高、构造相对简单;靠西部约一半区域勘探程度较低,大部分为C级储量。 目前佛洼分区正处于准备阶段,佛洼分区的525轨道大巷已掘出1400m左右,四条采区准备巷合计掘出3500m左右,靠分区东侧有五个回采工作面的顺槽巷道基本掘出,并计划于2005年3月将3203工作面安装完毕,4月开始正式出煤。该分区还计划于2005年布置四个综掘头和多个普掘头,以保证南条带3号煤的正常生产衔接。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 新景矿井田位于阳泉市西部,距阳泉市中心11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3°21′10″—113°31′17″,北纬37°51′07″—37°56′31″。 佛洼分区四邻关系:东部为现生产的芦湖南分区及芦湖北分区,北部为新景矿北条带,西部为集团公司规划中的寿阳区七里河矿,西南部为阳泉市郊区保安煤矿,南部隔桃河为阳煤集团二矿。 井田南部有石太铁路线沿桃河南岸横穿矿区,往西直达太原与南、北同蒲线接轨,往东至石家庄与京广线接轨。307国道沿桃河北岸横穿矿区,往西至太原,往东至石家庄。太旧高速公路横穿矿区南部,新景矿工业广场往西1km有太旧高速公路入口,四周均有公路通往各村镇,交通十分便利。阳泉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距离见表1—1—1;交通位置见图1—1—1。 阳泉至国内主要城市距离 表1-1-1 城市名称 石家庄 太原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州 距离(km) 112 119 393 532 1378 2139 二、地形地貌及河流 1、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太行山脉北段西侧,庙梁及绿岩脑分水岭以南,地势北部、西北部高,南部桃河低。全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形成复杂的高山地貌。区内最高点是西北部担山,高程为+1372.6米,最低点为桃河东部河床,高程为+721.0米。 2、河流 本区属于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桃河是本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西部寿阳高原的温家庄、太安泽、坪头等地一带。全长44km,河床宽约300~400m,流域面积为503km2,由西向东横穿整个矿区南部,汇入滹沱河。据1996年资料记载:平均流量仅为0.3m3/s,夏季流量一般为2~8m3/s,最大流量是1959年8月的2200m3/s。 三、气象及地震情况 气温: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据阳泉气象站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0.7,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4.6C°,最低气温为-19.1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4.3C°,最高气温可达40.2。 降雨量:矿区历年平均降雨量为609.8mm,降雨期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885.9mm,最大2831mm,最小1319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3倍,因而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风向:夏季为东南、冬季为西北。最大风速为2.8m/s,一般为1.4~1.7m/s,年平均为1.7m/s。冻结期为11月中旬至次年的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为0.7m。 据《山西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该区地震烈度最大为7度。 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地质构造 (一)井田地层 在南条带范围内,根据地表出露和井下巷道钻孔揭露,最老的有奥陶系,最新的为第四系,现分述如下: 1、奥陶系(O): 1)、下奥陶统亮甲山组(O2 l) 本组全厚为60—140米,这段主要以灰白色的白云质灰岩和深灰色的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与石灰岩的互层组成,有时含有少量的燧石结核条带。 2)、中奥陶统下马家沟组(O2 x) 本组以厚层状的深灰色石灰岩为主,中下部夹厚层状的角砾状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局部夹薄层状的泥质灰岩。总厚度180—190米左右。 3)、中奥陶统上马家沟组(O2s) 上段(O2s3):为厚层状的深灰色石灰岩、灰黄色泥灰岩和深灰色角砾状石灰岩组成,厚60—70米。 中段(O2s2):为巨厚层状的深灰色石灰岩微密质纯性脆,夹方解石细脉。顶部常夹一层黑色泥岩,在中部常夹一层比较薄的深灰黄色角砾状石灰岩,总厚为120米。 下段(O2s1):为巨厚层状的深灰色、灰色、白色、杂色角砾状泥质灰岩和少量的白云质灰岩组成,具豹皮状,裂隙多为泥质和石膏所充填,厚度80—90米。 4)、中奥陶统峰峰组(O2f) 由深灰色石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在中部含有大量的石膏,呈似层状和脉状水平分布,最大厚度可达4—8米,夹于石灰岩和泥灰岩之间,底部还常出现1—2层角砾状的泥质灰岩和角砾状的石灰岩,全组总厚160—190米。 2、中石炭统本溪组(C2b): 本组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峰峰组之上,岩性为灰黑色、黑色的砂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olig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