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详解.pdf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详解.pdf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详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与文化研究所 基本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成立于 1999 年,是以哲学系中国哲 学为主体,整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与史学(中国近现代史、专 门史)等资源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00 年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地,2001 年该所中国哲学学科点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 推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研究、促进中西思想文化的高层次对话、为 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服务。 主要特色 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科学的历史传统为底蕴,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 立足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以理论研究与实践关注的结合等为方法,正在形成该基地特有 的学术研究范式。 学术交流 该基地先后举办了“全球对话中的中国文化”、“全球正义与文明对话”、“公 共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罗蒂、实用主义与中国哲学”、“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等 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邀请哈贝马斯、杰姆逊、理查德·伯恩斯坦、查尔斯·泰勒、理查德·罗 蒂、迈克·哈特和安东尼·耐格里、曼威·卡斯特、弗朗索瓦·于连、南乐山等具有国际影 响力的大师级学者来所交流,有力地扩大了该所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同时该所研究员也多人 次到英、美、瑞、日、奥、韩、加、挪威、以色列、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从事访问研 究。高层次的学术对话与交流已经成为该所显著的特色之一。 科学研究 五年来,该基地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1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 20 项、教育部重大课题 13 项,其他项目数十项。先后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著作,如杨国荣《存 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而上学问题》与《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陈嘉映 《语言哲学》、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李学昌《20世纪南 汇农村社会变迁》、盛邦和《解体与重构—现代中国史学与儒学思想演进》等等。基地研究 人员还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Philosophy: East and West、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被《新华文摘》 等多家刊物转载,有的还被翻译为德语、日语、英语、韩文等。多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级与省 部级等各种奖项,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主办刊物 《思想与文化》(年刊)以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为主体、兼顾中西思想文 化的基础性研究,注重学术性、思想性与理论性的统一,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基 地还有电子期刊《思想与文化》季刊,定期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上发布。自 2003 年 3 月正式开通《思与文》()网站,到 2006 年4 月底止, 点击率已逾 200 万次,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学术网 站。 基地成员 基地主任:杨国荣;副主任:许纪霖、童世骏、王家范、林在勇、王晓明; 主要学术骨干:王铁仙、赵修义、高瑞泉、李学昌、陈嘉映、胡晓明、陈勤建、胡逢祥、易 惠莉、郁振华、杨扬、文军等。 1 卷首语 近代以来,中西之学的相遇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历史现象:二者的联系首先不是一个应 当不应当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实的问题。在近代以前,中国学术思想与西方学术思想作为两 大系统,是在相对独立的形式下展开的;除了明清之际等短暂的、零星的接触之外,二者没 有实质性的交流。但到了近代后,情况有所改变,西学的东渐以及中国思想界对此的各种回 应,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无法回避的历史背景。这种背景,同时也构成了我们反观中国 思想文化历史演化的前提。 当然,我们对中西之学进行比较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罗列中西学术思想的特点(中 国思想如何、西方思想怎样、什么是共通之处、何者为差异之点,如此等等),中西之学间 的比较参照,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我们今天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建构工作提供一种重要的资 源。在这个意义上,关于中西之学的关系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其一,如前 所述,以西方的思想作为一个参照背景来反观我们自己的传统,并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思想 有关命题的意义;对传统的文本的解读,在不同的理论视野下,往往可以获得新的意义,西 方思想文化作为一种理论的参照系统,无疑有助于推进和深化我们对传统文本以及传统思想 观念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