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本题由苏莉姣贡献)
A 分歧(qi) 瘫痪(tan huan) 逮着玩(dai) 匿笑(ni)
B 狡猾(jiao hua) 感慨(kai) 停滞(zhi) 须臾(yu)
C 酝酿(yun niang) 镶嵌(xiang) 刹那(sha) 梦寐(mei)
D 滑稽(ji) 莽莽榛榛(zhen) 踉跄(liang qiang) 庇护(bi)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C)(本题由田永香贡献)
A 祷告 羚羊 待弄花草 椭圆
B 盔甲 喧器 喇叭 更胜一筹
C 撇开 咩咩 花苞 忍俊不禁
D 仗义 暗哑 怦怦心跳 可望不可及
下列加点字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本题由庞伟良贡献)
A 她非常爱学习,对每一件事都一丝不苟。
B 面对填写中考志愿这样的选择,我怎么能自作主张呢?
C 父亲节那天,他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父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D 对着这么乱的房间,她总是愁眉苦脸的。
下列句子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本题由何艳红贡献)
A 我们要发扬好的优点,改正不好的缺点。
B 为了提高我的学习成绩,爸爸处心积虑帮我制定了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
C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不明白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
D 是否多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途径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本题由何艳红贡献)
A 《蝉》这篇文章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不应该辜负生命,哪怕生命再短暂都要好好的活。
B 《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克服每一个小困难,我们终将会战胜巨大的困难。
C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这篇课文写了一家三口浓浓的亲情,赞颂了一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德。
D 《智子疑邻》告诉我们:不能因亲疏关系而生偏见。
6.这一学期,705班准备举办一次《繁星》《春水》朗诵比赛,《繁星》《春水》里面有大量歌颂母爱、童真、自然的小诗,如果你也参加,你能否朗诵一首集母爱、童真、自然于一体的诗呢?请把它写出来吧。(本题由王老师贡献)
①古诗文默写,七题选做五题。
(1)潮平两岸阔, 。(本题由卓锦铃贡献)
(2) ,把酒话桑麻。(本题由杨春明贡献)
(3)水何澹澹, 。(本题由曾艳辉贡献)
(4)老骥伏枥, 。(本题由冯青青贡献)
(5)争渡,争渡, 。(本题由卓锦铃贡献)
(6)子曰:“ ,不亦乐乎?”(本题由张肖剑贡献)
(7)学而不思则罔, 。(本题由冯青青贡献)
②根据提示写出横线上的内容。
(1)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体现了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本题由杜梁沁苑贡献)
(2)《过故人庄》中描写村庄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本题由石秋华贡献)
8.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天雨墙坏 《智子疑邻》 (本题由罗冬霞贡献)
(2)与人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 (本题由贺甜梅贡献)
(3)饭疏食饮水 《论语》 (本题由何艳红贡献)
(4)人皆吊之 《塞翁失马》 (本题由冯青青贡献)
(5)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本题由苏莉姣贡献)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小题。(此阅读由贺甜梅贡献)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