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解读
甘眉工业园区二号工业大道建设项目
水
泥
稳
定
碎
石
基
层
施
工
方
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施工单位: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眉工业园区二号工业大道建设项目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二号工业大道建设项目。共包括两条道路,其中二号路全长4712.5米,红线宽度31米,起点坐标为X=3322528.022;Y=492070.238。终点坐标为X=3321228.933;Y=487836.750。修文大道全长800米,红线宽度45米,起点坐标X=3321865.073;Y=488485.332。终点坐标为X=3321287.849;Y=489038.312。
二、编制依据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99)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D63-2007)
1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T114-97)
1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5、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规划红线图(电子版)
16、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7、工程设计合同
18、地理坐标与高程采用眉山市三维测绘有限公司提供的地形图
19、业主方提供的由四川名阳工程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3.09所做的勘察报告
20、对初步设计和经过业主方组织的前期协商会后的修改完善
三、施工说明
本道路基层分两层设置:
基层上层为5%水泥稳定碎石20cm,设计要求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不低于98%,抗压回弹模量≥1400MPa,7天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4.0MPa,弯沉≤41.7(0.1mm)。基层下层为3%水泥稳定碎石15cm,设计要求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不低于97%,抗压回弹模量≥1400MPa,7天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2.0MPa。
四、施工部署及要求
为确保下基层大面积施工,使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碎石集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不能大于37.5mm,塑性指数小于6,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5%,并不得有其他杂物,砂石干净。水泥含量指水泥与碎石之间的比重百分比控制在大于3%和5%。所选的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在6h以上的水泥。施工中应适时控制好含水量,必须搅拌均匀,碾压密实,并根据施工时的天气情况做好保湿养生工作),在路基完成95%以上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机械和所需各种填筑材料试验准备工作,要求试验部门同监测及配合比设计,达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允许进行施工填筑材料。
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图
2、下承层施工准备工作
对交付的路基底基层进行检查,要求压实度、表面平整、弯沉、横坡、竖坡、宽度等各项指标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测后,再进行底基层顶面拉毛并扫除表面浮土后再摊铺,另外在摊铺之前对干燥地段进行洒水润湿。
3、施工放样
①由测量组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中线复核,检查路面宽度,根据下基层路面宽度放出边桩,测定出中桩(ph点)与边桩每个点的高程(每10米一个断面);确定每个点与设计高程之差,并在路面两侧固定方木挡料,防止压实时路面塌肩。
②挂线:挂线组依据测量组成果与设计摊捕厚度之和乘以松铺系数1.25(暂定),挂出路面两侧基准线(钢丝)。
4、混合料拌和
稳定粒料拌和机已经调试完毕,经测试所产混合料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中注意经常检查输送带送带情况,检查水泥螺旋推进器工作情况,用水输送情况,确保各种原材料正常供应,使拌料符合规范要求;把握时间、天气的变化,适当调整供水量,使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4.8%)0.5%-1.0%,并结合当天天气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混合料运至现场直至碾压结束时,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值。试验室按照规范规定的频率进行含水量,混合料级配、水泥剂量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检验,其中水泥剂量要高出配合比设计中水泥剂量0.3和0.5个百分点,即3.0%和5.0%。稳定粒料运输采用由20吨以上双桥车运输。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