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复习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林黛玉 之手。 2、《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人物是: 贾宝玉 、 林黛玉 、 晴雯 。 3、请写出“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 巧姐 、林黛玉、 王熙凤 、 史湘云 。 4、《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指 王熙凤 ,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 、弄权 铁槛寺 、逼死尤二姐 ,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5、“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红楼梦》中的 宝钗 。 6、《红楼梦》一书的本名是《石头记 》,异名有 《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等。该书以 贾宝玉 、 林黛玉 、 薛宝钗 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 贾王史薛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7、“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作的一首诗,诗名是 姽婳词甲戌本己卯本从《红楼梦))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作品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总是既清真又灵幻,宛然一幅幅清丽而富有诗意的画卷,展读一过,令人陶然于醇美之中。曹雪芹的《红楼梦》在景物描写中,把作者对美的追求和探索,充分融汇在他的艺术笔墨里。由于他继承和发挥了我国古典诗歌词曲的因情咏物、借物抒情的传统,并且打破了诗、词、曲等形式的限制,用活泼明快的白话语言加以描绘,使人与物、情与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不仅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而且把人物内心世界充分地揭示出来。《红楼梦》的景物描写体现着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伟大的艺术才华。   通观《红楼梦》,曹雪芹把四时节气做为全书结构构思的一部分,或者说做为他的著作连贯线索的一个暗隐的肢脉,那是无疑问的。曹雪芹在小说这个时间艺术中,巧妙地揉进了绘画这个空间艺术的笔意,使《红楼梦》的景物描写,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许多场合的写景,乍一看起来是一幅静物素描,转眼之间又觉流动欲舞,恰如电影镜头中的由定格转入动格,连组接的痕迹也难于觉察。   在《红楼梦》的景物描写中,运用得更多也更妙的手法是白描。在《红楼梦》中,无论写入写景,皆能臻于妙境。如第七十六回写中秋夜月,作者先写贾母等人在凸碧堂“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然后避实就虚,抛开月色写远处飘来的笛音:“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越显得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点头称赏。”接着又写黛玉湘云在凹晶馆所见月色:“天上一轮浩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水晶馆鲛鮹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最后又写黛玉、湘云发现池中一个黑影,随拾了一块小石头向那黑影里掷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后复聚而散者几次。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于是溶景入诗,逼出了黛、湘二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妙句。这里没有任何铺陈,却将天上浩月、池中水月、夜空笛音、水中涟漪、寒塘鹤影、风动月摇等等景色以及人们的感受,写得维妙维肖,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中秋赏月图。《红楼梦》中的景物描写,从来不大事铺陈,让人一览无余。总是东露一鳞,西露一爪,从局部看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从整体看来首尾相应活龙活现,给人以层次感、分寸感与立体感。对大观园的整体描写是这样,对某一亭榭馆斋的个别描写也是这样。以对大观园的整体描写为例,作者主要是通过三次大的游园活动来反复皴染的,这就是宝玉试才游园、元妃省亲游园与刘姥姥中秋游园。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楚楚动人,惹人怜爱,多愁善感的女性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有着寄人篱下、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的恶劣环境,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一、作者对林黛玉等典型形象的塑造,打破了封建传统观念,她的言行和性格是这些封建传统道德观念所“说不得”的,是“今古未见”的新人。 曹雪芹所写的林黛玉的“情”是建立对在对整个人生道路叛逆的基础之上的。她的“情”不是局限于男女自由爱情,而是表现为广泛的人之常情——人与人间的个性自由、平等、同情被压迫者,对封建统治者的违理悖情、倒行逆施,无情地进行揭露和抨击。 曹雪芹的《红楼梦》,完全突破了我国小说、戏曲塑造典型的传统路子。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不仅建立在政治基础之上,而且从当时资本主义已经萌芽的实际生活出发

文档评论(0)

tfig8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