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市日報 健康情報
24 2006年10月13日星期五 本欄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獨家為本報撰寫,逢周五刊登。
中醫對皮膚病的辨症論治
很多香港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病,而且可 慢性濕疹
在不同季節或時令下發病。中醫一向對皮膚
病有一定的認識,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中醫認識到皮膚病不僅是皮膚局部損害和搔
癢、疼痛等問題,也跟整個人體內部的變化
有關,故此,對皮膚病的病因、辨症、治
法,中醫有其獨特的理 撰文:
論和醫療實踐經驗。 香港大學
中醫藥學院副教授
沈馮君
中醫對皮膚病的病因 風、寒、暑、濕、燥、火
中醫認為人的正氣不足 太盛而引發的皮膚病,各有不同
時,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下 表現。風邪會出現皮膚乾燥、脫
降,自然容易生病。自然界的六 屑、瘙癢;發病部位於頭、頸、
氣-風、寒、暑、濕、燥、火, 胸部,發病快,消散也快。寒邪
如果過盛謂之六淫,也稱為邪 使寒凝血瘀,出現肢冷色青,皮
氣,可以致病。風可分為外風和 膚皸裂,腫塊堅實,舌質淡,脈
內風,外風是指自然氣候中的 沉細。熱證的皮膚病,可結合中
風,太盛可致燥致熱,也可夾寒 醫溫病的辨症方法,判斷病位的
夾濕,引致發癢等症狀;內風則 深淺;病在肌膚表面,可出現發
由血虛引起,所謂血虛生內熱, 熱、頭痛、口渴及皮膚搔癢等;
血熱生風,此為內風;血虛使肌 若表邪未解,入化熱出現發
膚失養而引致皮膚病。寒邪侵襲 燒、出汗多、口渴甚、小便黃
人體可致氣血凝滯。濕邪可致津 赤、大便乾結,皮膚潮紅發熱;
液運化傳輸功能障礙。燥與火使 如熱毒內陷,可出現發熱、心
津液內虧,臟腑功能失調。 煩,意識不清,皮膚大片紅斑、
此外,飲食不節、缺乏營 紅疹,舌紅絳(即舌頭呈現深紅
養、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 色),苔少,脈數。若邪熱不
體質虛弱、血虛風燥、肝腎不 解,會進一步耗血動血而出現高
足、藥毒、食物毒、蟲毒、體質 熱,神志昏迷,說話含糊,皮膚
稟賦不足、對外環境或接觸某些 瘀斑或出現血泡,舌質深絳,脈
物質有過敏反應等因素,都會引 數。
起皮膚疾病或加重病情。蟲毒所
致的皮膚疾病是指昆蟲或動物叮 中醫對皮膚病的治療
咬及螫傷(如蚊、蚤、蜜蜂、蠍 皮膚病的治療方法應根據
子及蜈蚣等),而疥蟲所致的疥 局部皮膚損害表現結合全身症
瘡及癬類疾病,古時均屬蟲毒。 狀,分析病因或機體的盛衰改
變,以便決定中藥內服或外治的
中醫對皮膚病的辨症 藥方。如風疹、蕁麻疹會有風熱
要為病者作出全面的辨 表證,可內服金銀花、連翹、桑
症,中醫會觀察局部皮膚的損害 葉、浮萍、蟬蛻、杭菊花等辛涼
及整體的臟腑氣血盛衰,譬如蕁 解表。如暑癤、膿皰瘡是由暑邪
麻疹類皮膚病所致的風團,中醫 引起的皮膚病,可用荷葉、淡竹
師可按照皮膚損害局部呈現的顏 葉、薏苡仁、西瓜翠衣、石斛等
色來作出辨症,呈現白色者稱 清熱解暑養陰之藥。老年陰血不 牡蠣等收濕類中藥,用後可使皮 濕、止癢的功效。皮膚病滋水範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
為風寒、紅色為風熱,暗紫色則 足引起的皮膚搔癢,可用生地、 膚患處滋水好轉。皮疹紅熱則可 圍大者,應用三石散由製爐甘 總括而言,中醫認為皮膚
由血瘀所致,而慢性皮膚病則與 白芍、女貞子、麥冬、沙參、玉 外敷黃連、黃柏、黃芩、大黃、 石、熟石膏、赤石脂各等份,研 病除因患者的體質、氣血及臟腑
氣虛或血虛等有關。中醫亦會結 竹、鱉甲等滋陰補血之藥。 梔子、蒲公英、大青葉、紫花地 成細末,用麻油調搽患處以收 的變化等自身問題外,還需考慮
合陰陽、表、寒熱、虛實等因 外用中藥對治療皮膚病有 丁、苦參等清熱類中藥。 濕止癢。有丹毒、癤腫、癰、 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影響,所以分
素作出辨症,如熱症可出現發 明顯的療效,如選用地膚子、防 除此之外,外用中藥還有 結節紅斑、皮疹發紅者,可用 析病因宜綜合外因和內因,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第2课《缤纷的世界美术流派》 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UI界面设计》教学课件.pptx VIP
- AP1000缩略词及系统缩写.pdf VIP
- 电子教案-《自我管理》(第二单元第一课走近时间管理)-5.pdf VIP
- Dell戴尔显示器E1715S用户手册.pdf
- 七律.长征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pdf VIP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pdf VIP
-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ppt VIP
-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pdf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