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_杨氏之子_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_杨氏之子_分析

导学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5分钟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 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来。小孩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新鲜的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孩子听了以后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你能独立完成:5-8分钟 1、完成《长江》第九课,要求字迹工整,保持干净整洁。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交流收集的精彩小故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言文”,也叫“古文”。 这是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是一篇古文。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把现代人写的文章叫白话文。 返回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1.认识“梁、惠、诣、乃、曰、禽”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孔君平:东汉末年浙江绍兴人。孔坦,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字君平,是当时的庭尉(掌管刑法),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 所以也称孔廷尉。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 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 huì yì weì yìng qín yuē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 聪惠。 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 甚 ↙ 很,非常,十分。 惠=慧 “惠” 通“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假字。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来。 ↗ 拜见 ↘ 于是 为/设果,果/有杨梅。 小男孩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新鲜的杨梅。 为\设果,果\有杨梅。 杨梅 设:摆设。 设 ( )为( )设果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家/禽。” 孩子听了以后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夫子 ↘ 有文化的成年男性。 孔雀是夫子家禽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未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品读并背诵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黄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 《世说新语》中小故事两则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