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一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docVIP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一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64年9月调任现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1982年辞去所长职务,改任名誉所长。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作协副主席。 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被世人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诗风格“沉郁顿挫”,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了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串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 时间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公元 712- 745 杜甫从小学诗,二十四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但由于奸臣捉弄,没能考中。他在这一时期里,漫游了全国,先后和高适、李白等人打猎取乐,登高怀古,并和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望岳》《房兵曹胡马》《赠李白》等 2.困守长安时期 时间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公元746-755 初到长安时,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产生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个官职 《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3. 时间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公元756-757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沦陷,杜甫带着妻儿逃离,后被叛军捉回长安。757年,杜甫冒死逃脱,肃宗授其左拾遗。不久,因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也就宣布了杜甫政治理想的破灭 《春望》《月夜》《北征》《悲陈陶》《悲青坂》等 4.时间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公元758-770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1.写作过程 《杜甫传》的写作始于1946年,历时三年。从青年时代,冯至就极为热爱杜甫,与“杜诗”“发生了绝大的爱情”(1924年9月3日致杨晦信,收入《冯至全集》12卷第19页)。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杜甫传》的准备,并在1945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 2.写作目的 写《杜甫传》,冯至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还杜甫的本来面目,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都要写够,写出分寸。”他的目标是要使“这幅图像使人一望便知道是唐代的杜甫,可是被一个现代人用虔诚的心与虔诚的手给描出来”。 传记文学的两个基本特征 1.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传主的人格魅力或功过得失。对人物的记述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功是功,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不贬责降低。虽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2.文学性 传记是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传记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选材、细节的刻画、场景的描绘等方面。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整饬()      (2)颠踬() (3)麻痹() (4)谄媚() (5)狷介() (6)参谒() (7)窘况() (8)疟疾() (9)别墅() (10)饿殍() (11)饮馔() (12)嫔妃() (13)霪雨() (14)紊乱() (15)支绌() (16)邺城() (二)多音字 1.因词而异 (1)禁     (2)蒙 (3)藉 (4)载 (5)弄 (6)泥 2.一言辨异 (7)他

文档评论(0)

tdqm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