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底铺生物培养基青虾育苗技术探究.docVIP

池塘底铺生物培养基青虾育苗技术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池塘底铺生物培养基青虾育苗技术探究

池塘底铺生物培养基青虾育苗技术探究   摘要 开展池塘底部铺设生物培养基的青虾苗种繁殖培育试验,通过在育苗池中开展清整、曝晒、池塘底部铺设生物培养基、进水培育水丝蚓等底栖生物的池塘准备工作,采取抱卵虾的选择和放养、虾苗的合理投喂、有效的水质调控和日常管理等技术措施,平均繁育规格为1.2~1.5 cm(8 000~10 000尾/kg)的青虾虾苗1 200万尾/hm2左右 关键词 青虾;池塘养殖;底铺生物培养基;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39-01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隶属十足目游行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虾类。青虾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虾类,喜欢摄食活体动物性饵料,蚤状幼体期能滤食水中的藻类、轮虫、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当发育至幼虾阶段后,具有捕食水丝蚓等底栖生物的能力[1] 目前,青虾育苗主要采取前期肥水、泼洒豆浆、中后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饲养方式。一方面水体环境质量较难控制,另一方面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鱼粉价格较高,致使饲料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推进青虾养殖低碳生产、提高青虾育苗产量和养殖生态、经济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病害发生是青虾产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为此,笔者通过在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扬中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相关试验,总结摸索出一套通过池塘底铺生物培养基,在保持育苗水体肥度的同时,池底培育水丝蚓等作为虾苗的生物饵料,从而提高育苗量和降低育苗饲料投喂量,为推进青虾养殖向低碳化渔业转变进行探索,现将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选择 选择长方形、东西向、面积为0.2 hm2的池塘4口。池底平坦,各池塘深度为1.5 m左右,坡比1.0∶(2.0~2.5)。池塘均安装微孔增氧设备,功率配备为3 kW/hm2左右。养殖水源为经沉淀、消毒处理的长江水,水源充足,水质清新。配备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1.2 池塘准备 在3月上旬进行池塘清整、曝晒。5月上旬,采取小型旋耕机或人工的方式,将生物培养基铺设在池底。生物培养基铺设方式:在距离池塘水边1.5~2.0 m的池底位置铺设一条宽度为3 m左右的生物培养基条带,沿着池边环绕一周;在条带内,使生物培养基与底泥充分混合,混合深度为5~10 cm;生物培养基使用量为375~750 kg/hm2。生物培养基是由豆粕、玉米、纤维素、蔗渣、麸皮、米糠、腐植酸、凹凸棒土、沸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制成的配方培养基[3] 生物培养基铺设完成后,池塘进水10~15 cm,池塘放置15~20 d,利于水丝蚓等底栖生物的增殖[4]。然后,加水至50~70 cm,进水用孔径150~180 μm筛绢制成的双层过滤网袋过滤 1.3 抱卵虾放养 池塘完成加水2~3 d后,开始放养抱卵虾,放养量为90~120 kg/hm2。放养的抱卵虾要求抱卵的卵色灰暗、出现黑色眼点。其间,每天观察抱卵虾散籽情况。当发现超过4/5的抱卵虾完成散籽,可以采取投放地笼的方式,将散籽后的亲虾起捕上来。其间,观察水色状况,当透明度≥40 cm时,施用量生物有机肥750~1 200 kg/hm2,并适当泼洒芽孢杆菌;当池水出现大量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就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泼洒 1.4 育苗饲养管理 每天用100网目圆形手抄网在池塘下风口进行抄网检查,当池中发现第一期蚤状幼体后,开始泼洒投喂浸泡磨浆的黄豆浆。按1 kg黄豆加水磨成豆浆25 kg,分2次全池泼洒。根据摄食情况,适量增加黄豆用量。当虾苗体长至0.5 cm左右,适当加投粉状饲料,并开始逐渐减少黄豆用量,增投粉状配合饲料。投喂时根据虾苗生长、水质、天气状况调整投喂量。日投喂2次,时间为8:00―9:00、16:00―17:00。当虾苗体长至1 cm左右时,可以不投喂,或根据虾苗摄食情况,少量投喂蛋白含量为40%~42%的0#(粒径0.2~0.7 mm)或38%~40%1#(粒径1.0~1.5 mm)专用配合饲料 1.5 水质管理 育苗期间,控制好水色,透明度控制在15~25 cm。水质过浓时可适当加注新水,过瘦时适当泼洒生物有机肥。虾苗体长在1 cm以前,每7 d加注5 cm新水,虾苗体长超过1 cm后,每7 d换水10 cm。同时,施用EM菌等微生态制剂,用量为75 kg/hm2。虾苗每蜕一次壳后,随即泼洒离子钙和复合VC。每隔10 d施用1次底改剂,并且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解毒剂 适时增氧,勤开增氧机。遇到闷热天气21:00开启增氧机至翌日上午;阴雨天白天也要开启增氧机;高温期间,中午开启增氧机30 min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