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及县竹篙薯高产栽培技术
泰及县竹篙薯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竹篙薯是一种经济和蔬菜兼用作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在泰和县种植历史悠久,是一种上等薯圩科作物。从大田准备、育苗、移栽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竹篙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竹篙薯;高产;栽培技术;江西泰和
中图分类号 S539.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73-01
竹篙薯属于薯圩科,山药属,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淀粉和人体所需要的有益氨基酸和矿物质,素有南方人参之称[1]。因其味美清纯、肉质细嫩,具有健脾养胃、消积化食之功效,并且不具有山药的腥味而成为上等佳肴。竹篙薯在泰和县的种植历史悠久,在塘洲镇竹篙薯生产主要分布在朱家、曾家、永昌、洲头、上棚、上洲、河江等7个村。另外,也涌现了一批竹篙薯专业户和竹篙薯专业合作社,如曾家村的曾家、砂陇、马槎等村组,还有朱家村的金滩、老洲、沙源、金湖、墩上、朱家等组。目前,全镇竹篙薯种植规模26.67 hm2左右,种植散户多,大户少,种植面积少则200 m2,多则1 866.7 m2,点多面广,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大田准备
1.1 地块选择
选择土质深厚、地下水水位低、不会被洪水淹没、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红壤土地块
1.2 整地做畦
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进行挖坑,坑深1.0~1.2 m,坑宽0.4~0.5 m,坑距1.4 m,坑长不限。挖出的生土、熟土分别放在坑的两边,将坑晒3~5 d后,再将土回填到坑内,结合施基肥将坑填满堆高
1.3 施足底肥
将底肥分为2~3层施入坑内,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 200~1 500 kg/hm2,腐熟有机肥30~33 t/hm2,施入后将土回填到坑内至瓦背形
1.4 定株插草
定植10.5万~15.0万株/hm2,待定完株后,为了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45%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0 kg/hm2或3%辛硫磷22.5 kg/hm2拌细沙撒施入条坑内。在坑两边用圆铁杆钻洞,每6~8 cm钻一排深1.0~1.2 m的洞,将长1.5~1.6 m的芝麻杆或油菜杆或稻草插入洞中,留草高20 cm,防止松土埋洞口
2 育苗
2.1 品种选择
塘洲镇农民栽薯一直沿用本地农户自繁自育的地方品种,在当地栽培繁衍有几百年历史,如“糯米薯种”“淮山薯种”“竹篙薯种”,又称“野薯”和“脚板薯种”,品种抗逆性降低,使得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
选择竹篙薯品种时,应该先选择优良单株,挑选无病、无虫、圆直、皮光和无伤痕的较大种薯,有利于培育壮苗,用种量在3 750 kg/hm2左右[2]
2.2 种薯处理
于晴天对种薯用清水洗净,将毛根除去,滤干后将种薯放入杀虫、灭菌液中浸3~4 h,杀虫、灭菌液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8%毒死蜱乳油2 250 g/hm2兑水750 kg/hm2制成,然后晒种1~2 d,之后将种薯按4~5 cm折成小段,为了防止病菌感染,在种薯两头蘸草木灰拌石灰粉
2.3 播种
种薯播种最适宜时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种薯分为上、中、下段分开摆放,按照上小下粗原则摆放于苗床上,然后在种薯上面撒一层2 cm厚的细沙,为了保湿保温、防雨淋,及时覆盖地膜,出苗后及时揭膜放苗[3]
3 移栽定植
3.1 搭“人”字棚
在定植前1周左右,用竹子搭好“人”字形棚架,用竹量为4.5万~6.0?f根/hm2,间隔25~30 cm在坑边插1根,将 6~8根竹竿扎成一架,竹竿高2 m左右,在横竹之间用竹竿串联起来,可以增强抗风能力,每根竹子可以攀缘2~3株薯蔓
3.2 适时移栽
移栽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可分期分批起苗,壮苗标准为10 cm左右,芽苗粗壮,宜于晴天傍晚定植,行株距为140 cm×10 cm。用适量的粪水对栽薯前沿两侧浇灌,对坑外硬土层锄松深8~10 cm,种薯肉质白根靠草洞,在坑壁上摆种薯块。用粗肉质根1条栽插在每个草洞边,每条肉质根只保留壮蔓1根,栽后用稀薄人尿进行浇施,促进发根
4 大田管理
4.1 肥水管理
5月用淡薄液肥根外浇施,以防止烧根死苗;5―6月梅雨季节,排除田间积水;6月看苗施长藤肥,藤色不旺可以施用稀薄人粪尿水9 t/hm2;8月施肥1次,结合秋伏灌水2次施入行间,用肥量为硫酸钾150 kg/hm2、45%复合肥300 kg/hm2,做到以水带肥,促进薯块膨大伸长[4]
4.2 整枝控蔓
及时查苗补蔸,在栽后1~2周内,为了防止蔓尖折断,在薯蔓高30 cm左右用湿软稻草轻绑引蔓上竿。5―6月及时摘除侧蔓,以防止茎叶徒长及控制氮肥施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及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对策探究.doc
-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探究.doc
- 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建设探索.doc
- 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探析探究.doc
- 沧州地区玉米田病虫草害种类调查探析.doc
- 沪港银行股价差探析及投资策略.doc
- 河南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析及对策.doc
- 河北专业技术人才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改革策略.doc
- 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意义.doc
- 河北南部空气污染气象扩散条件探究.doc
- 氢能叉车市场2025年渗透率预测:绿色物流行业需求预测报告.docx
-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通信原理虚拟实验平台构建与实践.docx
- 2025年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医疗资源跨区域调配策略.docx
- 元宇宙在教育评估中的远程协作与资源共享研究报告.docx
-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阔叶树材微观构造立体模型构建与制作研究.docx
- 跨境园艺花卉电商供应链整合升级策略与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脑机接口设备医保支付政策下的医疗设备市场准入标准报告.docx
- 2025年密室逃脱场景科技化升级下的玩家留存策略研究.docx
- 数据标注劳动权益保护现状2025年跨区域比较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肿瘤早筛产品市场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