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各类食品外源化学物概要
食品论坛
第四章 各类食品外源化学物
在食品中为什么存在着有毒物质?一种解释是,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防止昆
虫、微生物、人类等的危害,这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例如,含有丰富营养的马铃薯是很
好的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但是它们含有有毒物质生物碱,如茄碱。茄碱是马铃薯中
的一种生物碱,它是一种很好的天然农药,在马铃薯中残存可以防止马铃薯甲虫、叶跳虫和
其他马铃薯害虫,有利于其物种生存。另外一种解释是,这种有毒物质可能是正常植物在代
谢作用中产生的废物,或是代谢产物,这种化合物的产生对植物本身有利,而对哺乳动物有
害。
天然有毒物质的中毒条件
因食物中天然有毒物质而引起的中毒,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 遗传原因
食物成分和食用量都正常,因遗传原因而引起症状。如牛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营养
丰富的食品,但有些人由于先天缺乏乳糖酶,不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因而不能吸收利用,而且饮用牛奶后还会发生腹胀、腹泻等症状。
2. 过敏反应
食物成分和食用量都正常,因过敏反应而发生症状,如一些日常食而无害的食品,有些
人食用后因体质敏感而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时,称食物过敏。引起过敏的食物称过敏原食物。
各种肉类、鱼类、蛋类以及各种蔬菜、水果都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食物。如菠萝是很多
人喜欢的水果,但有人对菠萝中含有的一种蛋白酶过敏,当食用菠萝或菠萝汁后出现腹痛、
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时有头痛、四肢及口舌发麻、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休克、
昏迷。另外,有些食物中含有光敏感物质引起某些人的过敏反应。
3. 食用量过大
食品的成分正常,但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各种症状。例如,荔枝是我国的著名水果,含
维生素 C 较多。李时珍在《本草钢目》中记载:荔枝能补脑健身、开胃益脾。但是,连续
多日大量吃鲜荔枝,可引起“荔枝病”,发病时有饥饿感、头晕、心悸、无力、出冷汗,重
者有抽搐、瞳孔缩小、呼吸不规则、甚至死亡。有人发现荔枝含有一种可降低血糖的物质,
即α-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所以,“荔枝病”的实质是低血糖症。
4. 食物成分不正常
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有许多含有有毒物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如河豚鱼、鲜黄花菜、
毒蘑茹等,少量食用亦可引起相应的中毒症状。
食品中外源化学物根据其来源分为天然物(植物和动物)、衍生物、污染物、添加剂四
大类。
第一节 植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和生理活性成分
植物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资源。植物性毒素是人类食源性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类
健康和生命有较大的危害。需要指出的是,植物性毒素是指植物体本身产生的对食用者有毒
57
食品论坛
害作用的成分,不包括那些污染的和吸收入植物体内的外源化合物,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
染物等。
植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它所含的化学成分。有毒成分是有毒植物毒性的基础,虽然生态
和环境等因素对植物有毒成分的存在影响很大,但植物物种仍是有毒成分存在的决定性因
素。某一确定种的植物具有的有毒成分基本相同,所以,有毒植物的物种基本稳定。但是,
由于有毒植物的种间差异,生长阶段以及环境因素的不同,其有毒物质的含量也不相同。同
一植株中的不同部位,其含量也不相同。如曼陀罗中的生物碱,主茎中为 0.09 %,而叶脉中
为 1.39%。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成分复杂,植物种类丰富,有毒植物的种类也很多。据陈冀胜等
(1987)研究指出,我国有毒植物约有 1300 种,分别属于 140 个科。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食物、药物、毒物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许多有毒植物由
于其具有强生物活性,而将其作为药物、杀虫剂、灭菌剂等使用。有时药物和毒物很难区分,
小剂量时为药物,大剂量时为毒物是很常见的事实。由于有毒成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含量不
同,所以,同一种植物,当食用其无毒部位时则为食用植物,当利用其有毒部位时则为药用
植物或有毒植物。应用不同部位、剂量和条件,可获得不同的结果。因此,同一种植物因用
途的不同而将其归属于不同类群是不足为奇的。
有人认为有毒植物都是陌生的野生植物,一些常见的植物,特别是食用的栽培植物都是
无毒的,这种认识并不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与架设专题模拟试卷及解析.pdf VIP
- 面向领域适配任务的样本重要性重加权迁移学习算法体系分析.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师DC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专题试卷及解析-判断题.pdf VIP
- 多源异构医学数据库融合下的知识图谱构建数据标准与接口协议研究.pdf VIP
- 分层式联邦学习框架在复杂图像分割任务中的结构优化与协议演化.pdf VIP
- 联邦分布式图学习在黑产风险识别系统中的模型构建方案.pdf VIP
- 面向短视频平台的多模态内容分析与语义理解算法深度研究.pdf VIP
- 战略协议合作框架协议(通用10).pptx VIP
- 2025年招标师投标保证金与履约保证金管理的廉政风险点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