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长寿与道教养生思想.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思邈的长寿与道教养生思想

孙思邈的长寿与道教养生思想   【摘 要】道教重生,因此道教养生尤其具有代表性。高道孙思邈可说是道教养生最有力的实践者和验证人。本文正是通过孙思邈的长寿及其道教养生思想来一窥道教养生的奥秘。   【关键词】道教养生 孙思邈 长寿      道教重生,追求长生不死始终是道教文化的主题。也由此产生了道教医学、道教内丹、道教养生等体系。为了“长生久视”,道士们不辞辛苦地用服饵、食疗、导引、行气等各种手段养生,因此道教与养生可说是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的,无怪有“道在养生”的说法。 历史 上的高道亦不乏长寿者:抱朴子葛洪、华阳隐居陶弘景、扶摇子陈抟……其中翘楚当属妙应真人孙思邈。   孙思邈,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京兆华原人,曾于终南山隐居并积极从事炼丹活动。晚年隐居华原五台山(今陕西铜川药王山),修身养性、著书立说、治病救人。孙氏著述颇丰,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养生铭》等医学养生著作,在医学史和道教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历代统治者对其都颇敬重,唐朝皇帝曾延请其入京,宋徽宗更加封其为“妙应真人”。孙思邈在民间更受尊崇,被尊为药王,至今在其故乡仍有纪念药王孙思邈的“二月二”古庙   会。      一、孙思邈年寿浅考      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此问题历来颇有争议,从101岁说到141岁说甚至168岁说都各不乏其支持者。现暂从孙思邈的生卒年来浅考孙思邈的真实年寿。   孙思邈的卒年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学界定义都较为统一。《旧唐书》称孙思邈“永淳元年卒”,《新唐书》亦称“永淳初卒”,卿希泰先生因此在《 中国 道教思想史纲》中推论孙思邈卒年当为公元682年。然而孙思邈的生年历来争议较大,其中较为普遍的有两种说法:一为公元581年说(隋开皇元年),一为公元541年说(西魏文帝大统七年)。公元581年说似乎因为较符合人类正常寿命的极限而较易为人所接受,该说法的依据是《旧唐书》本传所载的卢照邻《病梨赋序》中有照邻癸酉之岁于长安见思邈,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年九十三矣”的记载。认为“辛酉”是“辛丑”之误。卿希泰先生在《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指出这种说法不仅与“辛酉”相出入,且与新、旧《唐书》本传所叙许多事实亦不相符。   笔者较同意这种说法,毕竟只有孙思邈生于西魏年间,新、旧《唐书》中有关北周洛城总管独孤信见孙思邈并叹其为圣童的说法才会成立。独孤信见思邈的说法在《旧唐书》卷一九一《孙思邈传》中有记载。另在原碑刻于北宋元丰四年,金大定九年重刻的耀州华原县五台山孙真人祠记碑中亦记载:“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而异之。曰:圣童也。顾大器难为用而”。独孤信,本名如愿(503-557),参其生卒,若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说成立则必定无法与独孤信扯上关系。反之,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说成立,则史载的独孤信“见其年少而异之”之事才有可能发生。尽管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的说法又与“年九十三”相抵,然而毕竟符合大多数的记载,至于照邻所记思邈自云“年九十三”或许只是孙氏避讳之辞而已。之后卢照邻“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这种民间说法带有一定理想型,虽然不足采信,但已然说明孙思邈的长寿在当时乡众百姓之中已颇负盛名,人们俨然已经把孙思邈视作活神仙了,这无疑是孙思邈长寿的证据。且孙思邈“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这个“不啻百岁人矣”显然是卢照邻多方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因此癸酉之岁孙思邈“年九十三”的“自云”显然连同时代执师资之礼以事思邈的卢照邻都是存疑的。   综合种种史料分析考证可得出以下结论: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的说法较为合理。也就是说,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共活了141岁。以其高寿事实和道医身份,孙思邈无疑是道教养生的最有力实践者和验证人。   二、孙思邈的道教养生思想      孙思邈既是医学界至今推崇的“大医”、“药王”,亦是道教尊崇的妙应真人,其医学养生思想 自然 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道士,孙思邈受道教“神仙之道可致”观点影响致力于炼丹修仙等道教修行,可贵的是孙氏认识到“神仙之道”作为终极目标是难致的,提出了“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的观点,把人们从飘渺的成仙目的拉回实际易行的修性养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列了《养性》卷,就是针对养生的。内容包括:养性、道林养性、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服食法、黄帝杂忌法、房中补益八卷,涉及了道教养生的各个具体方面,具有鲜明的道教养生色彩。道教是“重人贵生”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故以为名”,可见道教的重人贵生思想正是《备急千金要方》的创作作动机。   关于养生延寿,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讲:“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老人之道常念善、无念恶,常念生、无念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