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用药沈嵘-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⑥氯霉素: 可通过胎盘并进入乳汁,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用于早产儿可引起“灰婴综合征”。孕期和哺乳期禁用。 ⑦喹诺酮类: 多为C类药,包括吡哌酸、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等。此类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此类药物对骨和软骨有很强的亲和力,可引起动物不可逆的关节病,或影响胎儿软骨发育,孕期禁用。 * ⑧磺胺类:多为C类, 本类药物易通过胎盘,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但人类无报道。 孕晚期应用可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同时还可竞争性抑制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孕期慎用,分娩前禁用。 * ⑨洁霉素类: 包括洁霉素、克林霉素等,为B类药。 可通过胎盘并进入乳汁,无对胚胎不良影响的纪录,相对安全。 * ⑩甲硝唑: 过去分类为C类。有报道1700例早孕妇女应用后并未增加畸胎率,近来FDA已将其列为B类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推荐其用于孕期阴道滴虫病的治疗。 但替硝唑为C类药,孕期慎用。 奥硝唑:动物实验无致畸性,但在妊娠妇女中无对照研究,慎用 * ?2、 抗病毒类药物: ①病毒唑:即三氮唑核苷,为X类药, 动物实验发现几乎所有种类的受试动物应用本品后,都出现致畸和杀胚胎作用,孕期禁用。 本品在体内消除很慢,停药四周尚不能自体内完全清除。 * ②无环鸟苷:即阿昔洛伟,为B类药。本品可抑制DNA的合成,用于疱疹病毒感染。有报道:581例孕期使用此药者,畸形发生率未增加。 万乃洛伟:B级; 更昔洛伟为C类 ③ 干扰素:孕期最好不用 ④拉米夫定、齐多夫定为C级,可用于孕期AIDS的治疗。 * 3、抗结核药: ①异烟肼:为C类药。 此药脂溶性高,分子量低、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故容易通过胎盘,脐血中浓度高于母血。 但对4900名使用异烟肼的孕妇回顾性资料分析显示其胎儿畸形率并未增加,目前认为妊娠合并结核者可用。 * ②利福平:C类药。 动物实验发现,对怀孕的大鼠及小鼠应用RFP,胎仔可出现脊柱裂和腭裂。但有报道在204例孕期使用利福平的患者,其新生儿畸形率并未增加。属孕期慎用。但乳汁中药物浓度低,哺乳期可用。 ③乙胺丁醇:B类药。目前认为本品对人类无致畸作用,孕期患结核时首选。 * 4、抗真菌药 制霉菌素和克霉唑,均为B类药,孕期可用; 咪康唑、氟康唑为C类药; 二性霉素B用于治疗全身性霉菌感染,未见增加先天畸形的报道。 依曲康唑(C)缺乏在人类早期妊娠的研究,孕期慎用。 大剂量氟康唑可致动物胎儿畸形,但无人类孕期致畸的报道。 * 5、镇静、催眠及抗抑郁药: ①地西泮(D):即安定。 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人类有个例报道致腭裂及肢体畸形,但大样本研究未发现其致畸率增加。 由于胎儿排泄功能较差,安定及其代谢产物在胎儿血中的浓度较母体为高,且聚集在胎儿心脏较多,可引起胎心率减慢,还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肌张力降低及Apgar评分降低等。 * ②巴比妥类(D): 动物实验表明有致畸性; 孕妇长期大量应用可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药物撤退综合征,属孕期慎用药。 ③锂盐:过去认为是致畸药物,可引起严重心脏畸形及开放性神经管畸形。1992年一项包括148例患者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心脏畸形发生率为2.8%。现FDA将其分为D级。 * ④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多为C\D类药,在早孕期用药可能致畸,另外此类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减少子宫的血流灌注。但有人调查>100万用过该药的妇女,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并未增加。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B\C类药,不增加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为孕期抑郁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 ⑤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C)并不增加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但分娩过程中应用,应注意对新生儿呼吸产生抑制作用,及对新生儿肌张力的影响。 * 6、解热镇痛药: ①阿司匹林:C\D级。 过去认为可引起腭裂及心脏畸形,但大样本研究证明早孕期应用不增高致畸率。但孕晚期应用,影响孕妇血凝并可致羊水过少、胎儿动脉导管过早关闭等。 有人观察了66例自孕15周起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并未发现其对动脉导管的副作用。认为孕期小剂量长期应用是安全的。 * ②扑热息痛:为B类药。对500余例的调查显示,不增加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亦无阿司匹林的副作用,相对安全 ③消炎痛、布洛芬:此2种药物并不致畸,但可引起胎儿动脉导管收缩致胎儿肺动脉高压及羊水过少,消炎痛还可引起胎儿脑室内出血,肺支气管发育不良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孕早中期为B级,孕晚期为D级。 * ④麻醉性止痛药: 吗啡及杜冷丁:FDA分为C级,但长期大量使用时为D级;不增加致畸率,但能迅速透过胎盘屏障使胎儿成瘾,产时应用可对新生儿呼吸有抑制作用,应在用药4小时后结束分娩。 * 7、降压药: ①硫酸镁:安全,对胎儿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