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眩光及其防控措施 防控眩光的措施主要有: 限制光源亮度。 合理分布光源。 光线转为散射。 对反射眩光,通过变换光源位置或工作面位置,使反射光不处于视线内。 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少亮度对比。 光源的相对位置对视效的影响 眩光源对视效的影响程度与视线和光源的相对位置有关 4 照度分布 被照空间的照度应均匀或比较均匀,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平均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1/3。 5 亮度分布 视野内的观察对象、工作面和周围环境之间最好的亮度比为5:2:1,最大允许亮度比为10:3:1。如果房间照度水平不高,例如不超过150~300lx时,视野内的亮度差别对视觉工作的影响比较小。 室内亮度比最大允许值 条件 办公室、学校 工厂 观察对象与工作面之间 (如书与桌子) 3:1 5:1 观察对象与周围环境之间 10:1 20:1 光源与背景之间 20:1 40:1 一般视野内各表面之间 40:1 80:1 * * * 点光源照射下照度计算公式 增加或减少点光源的光强度、改变受照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调整光源与受照体之间的夹角,均是改善受照物体表面照度的有效途径。 7.2.2 视觉特性 1 明暗视觉与色彩视觉 2 明适应与暗适应 3 调 节 4 视野 1 明暗视觉与色彩视觉 眼睛具有明暗视觉和色彩视觉。色彩视觉是明视觉过程,它产生于锥状细胞的红敏细胞、绿敏细胞和蓝敏细胞,大脑根据三种光敏细胞的光通量的比例决定人眼的色彩视觉。 2 明适应与暗适应 适应是视觉适应周围环境光线条件的能力。当外界光线亮度发生变化时,人眼的感受性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感受性对刺激发生顺应性的变化叫做适应。 适应分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与明适应过渡曲线 用白色试标在短时间内达到能看清程度所需的最低亮度界限曲线,即引起人眼光感觉的最小亮度随暗适应时间而变化的曲线。暗适应曲线主要表示人眼视网膜上参加工作的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数量的转变过程,即转入工作的视杆细胞逐渐增加的过程。 暗适应与明适应过渡曲线 3 调节 调节是视觉适应观察距离的能力。 改善照明条件有助于扩大调节范围,提高调节的准确性,增加照明能够提高不同距离上的辨认速度,并且能使作业者减少疲劳。对视觉紧张作业,常从近处向远处瞄准,也会减轻视疲劳。 正常人双眼的综合视野在垂直方向约为130°(视水平线上方60°,下方70°),在水平方向约为180°(两眼内侧视野重合约60°,外侧各90°),在垂直方向6°和水平方向8°范围内的物体,映像将落在视网膜的最敏感部分—黄斑上,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均为1.5°范围内的物体,映像将落在黄斑中央—中央凹部分,映像落在黄斑上的物体,看得最为清晰,因此,该区域称为最优视野。 4 视野——双眼静视野 双眼静视野 (a) 垂直面内视野 (b) 水平面内视野 色觉视野 (a) 垂直面内视野 (b) 水平面内视野 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刺激有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图中给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几种色觉视野范围,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蓝色,绿色视野最小。 黑色背景上的色觉视野 视野方向 视野(°) 白色 蓝色 红色 绿色 从中心向外侧 (水平方向) 90 80 65 48 从中心向内侧 (水平方向) 60 50 35 25 从中心向下方 (垂直方向) 75 60 42 28 从中心向上方 (垂直方向) 50 40 25 15 5 视 度 (1)适当的亮度 (2)物体的尺寸 (3)物体和背景的亮度对比 7.2.3 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1 照明与疲劳 看书疲劳和照度:不同照度下,看书后眼睛疲劳程度可以通过眨眼次数的变化来说明。 照明与视觉疲劳 照度/lx 10 100 1000 最初及最后5min 阅读眨眼次数 35~60 35~46 36~39 最后5min 眨眼增多百分数 71.5 31.4 8.3 不同照度下,看书后眼睛疲劳程度可以通过 眨眼次数的变化来说明。 * 2 照明与工作效率 良好光环境的作用 生产率、视疲劳与照度的关系 图中为一精密加工车间,随着照度值由370lx逐渐增加,劳动生产率随之增长,视觉疲劳逐渐下降,这种趋势在1200lx以下很明显。 被试人员对各种照度的满意程度 图中为不同的被试人员对各种照度的满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研讨.ppt
- 第九章__合成橡胶1研讨.ppt
- 第九章__管道布置图03研讨.ppt
- 第二讲连续型随机变量研讨.ppt
- 第二讲连锁经营企业采购计划预算研讨.ppt
- 第二讲库场选址研讨.ppt
- 美国居民住宅类型.pptx
- 第8讲名词性从句(外研版)研讨.ppt
- 第二讲晶体结构基础知识和衍射条件研讨.ppt
- 第8讲粮食税研讨.ppt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