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试题分析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地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7页,第二部分8至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内容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1~3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
A.外力作用 B.太阳辐射 C.内力作用 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共同性 D、地理环境的独立性
3、下列变化过程与图示演变过程相似的是
A、南美安第斯山脉东侧潘帕斯草原的形成
B、我国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形成
C、我国西北地区温带荒漠的形成
D、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亚热带硬叶林的形成
读“我国西北地区东、西景观差异图”,完成4~5题
4、 图中从东到西自然景观变化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
5、导致图中自然带分异规律最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土壤 D.地形 读“世界某城市近四十年来的人口增长情况图”,完成6~7题。
6、该城市人口数量以机械增长为主的开始时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中反映的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A.南亚 B.南美 C.西欧 D.北非
读“近年我国某两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据表”,完成8~9题
表1
省 总人口(人) 0-14岁比例 15-65岁比例 65岁以上比例 家庭户均人口(人) 年均人口增长率 甲 6301350 21.48% 72.11% 6.41% 3.82 1.16% 乙13.01% 76.10% 10.89% 2.94 0.56%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老龄化更明显的是乙
C.每年新增人口更多的是甲 D.儿童数量占总人口比例多的是乙
9、乙省级行政区家庭户人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人)且还在继续缩小,为缓解此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实施二胎生育政策 B.增加中小学校数量
C.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D.鼓励外地人口迁入
埃及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 2015年3月,政府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规划容纳500万居民。读图完成10~11题。
10、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图5为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12~13题
12、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天气状况 C.建筑物密度 D.交通通达度
13、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区依次是
A.商住混合区、工业区、生态区 B.工业区、商住混合区、生态区
C.商住混合区、生态区、工业区 D.生态区、工业区、商住混合区
图6中阴影区域表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正确的是
A.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
B.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高
D.乳畜业——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15、影响该区域农业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