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堂手势语的运用.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手势语的运用剖析

* * * 一、身姿 1.进 教师走进教室上讲台时,胸部插直,头部平正,端庄大方,精神饱满,欢快而平肃,可亲又可敬。无形的威风才能压得住课堂阵脚。 2.站 站稳、挺直,手不乱放,腿不乱抖,双手不撑讲台,也插在裤兜里。 3.位移 讲述、演示、板书、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应该是一个流畅的动态过程。 (1) 讲述、演示时位移应适度,一般以讲台为中心,幅度不宜过大,频率不宜过高。 (2) 板书时,取笔、转身、移动、书写移行,收笔都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手臂长度和板书内容,确定起始线和往返线的高度和长度。 (3) 操作电教设备和教具时,开、关、暂停、张贴等动作都要求从容、敏捷。教师的身势和姿态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而,教师要做到站姿端庄。点头或摇头时,幅度不宜过大,频率不宜过快,要与说话内容节奏协调。讲课累了时,可将重心移向一条腿,稍作休息。 二、手势语 手势语的含义 手势语是指通过手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体态语,是典型的动作语。由于手势语具有表情具体、意思鲜明、形象感强、动作幅度较大的特点,得体地运用手势语,会使讲话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具有美感,所以在口语交际中,手势语被频繁的使用。 教师手势语的运用 使用手势语言,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使用手势语言,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使用手势语言,有助于加快节奏,节约教学时间 使用手势语言,有利于激发兴趣,强化记忆 用手势语言帮助进行教学具有以下好处: 近半个世纪以来,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对非语言交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当教师的非语言表达十分活跃时这里主要是指教师的目光触手势和生动的语调,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学习,进步显著,从而更加喜欢这位老师。在个别辅导时学生更喜欢那些表现出更多手势、更多倾身、点头、目接触和微笑的“亲近型”老师,他们更乐于接近学生,这种教师被认为是更好、更融洽和更受孩子喜欢的教。这种类型应是老师努力的方向。 手势语的分类 按手势的活动范围来分,手势语可以分为上区手势、中区手势、下区手势三种。 上区手势:肩部以上称为上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悦、祝贺等;手势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动作幅度较大,大多用来表示积极肯定的、激昂慷慨的内容和感情。 中区手势: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和较为平静的情绪,一般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其动作要领是单手或双手自然地向前或两侧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可以和地面垂直,动作幅度适中。 下区手势:腰部以下称为下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憎恶、鄙视、反对、批判、失望等。其基本动作是手心向下,手势向前或向两侧往下压,动作幅度较小。 手势按表达功能特点来分,又可以分为情意性手势、指示性手势、象形性手势、象征性手势四类。 情意性手势: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其表现方式极为丰富,感染力极强。比如说“I Love China”时,用双手捧胸,以表示真诚之情。 指示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示具体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般不带感情色彩。指示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之分。实指涉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线所能看到的;虚指涉及的对象是远离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无法直接看到的。如当讲到自己时,用手指向自己;谈到对方时,用手指向对方。 象形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作用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以引起对方的联想,给人一种具体明确的印象。如说到高山,手向上伸;讲到大海,手平伸外展。这种手势常常略带夸张色彩,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过分的夸张和有过多的表演痕迹。 象征性手势: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语,运用准确、恰当,则能启发听众的思考,引起听众的联想,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具体的印象。例如把大军乘胜追击的场面,用右手五指并齐,并用手臂前伸这个手势来形容,象征着奋勇进发的大军,就能引起听众的联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手势大至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基本手势 第二类是特有手势 第三种是情景手势 第一类是基本手势 教师最常用的基本手势是起立、坐下、上讲台发言、回到座位去、摇摇手、握拳、点数、翘大姆指、轻拍学生和用手敲书桌等。 第二类是特有手势 教师个人的特有手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个人性格的不同而形成的。这类手势反映社区特点和个人风格。这种手势使用特别频繁有的教师的这种手势已成了习惯性的动作,这时手势传递信息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种是情景手势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摸仿姿势,组织一定的形式,表演某种反映教学内容的情景,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