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儒道佛与中国文学整理
整首采用比兴手法, 借春残花落的自然景象, 隐喻日益衰败的时局, 又用蛾眉遭妒, 寄托怀才不遇和遭忌受谗的悲愤心情。对这种寓愤懑激越于哀怨婉约之中的摧刚为柔的独特手法, 前人誉为“ 回肠荡气, 至于此极,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儒家文化从一产生就与中国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在中国文学的文化特质中, 儒家文化特质处于主导地位, 因而制约着中国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决定着中国文学的主旋律、格局和基调。” 儒学的长处和短处, 优点和缺点, 导致中国文学的长处和短处, 优点和缺点。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文以载道“等观念成为文学革命的引线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文中反对“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提倡现实主义的文艺观。 “文以载道”是对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文道结合思想的一个公式性的概括。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仍要求恪守“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公式,要求文还是旧文,载的道还是韩愈所说之“道”,就是文化专制主义。因此,以无产阶级为盟主的各革命阶级的文学联盟同以传统口号为护符的封建顽固派,即“选学妖孽、桐城缪种”进行了生死斗争。 综合陈独秀、郑振铎、茅盾等人观点,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不能文中无道或无作家自己认可的所载之道,而是要有新思想,特别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通过对“文以载道”的批判,使新文学摆脱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近代思想,并具有了社会主义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作品、新的人物。 (二)观照现实及现实主义创作思潮的兴起 综观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可以理解为“扎根”理论,中华民族一直是立足现实,致力与“天人合一”,解决现实人生的诸多问题,于是现实主义成为中国文学的深厚根基之一。国人“观风俗”、“考得失”,在艺术表现中则努力做到“穷形尽相”。于是就有曹雪芹著《红楼梦》对现实主义的执著追求。正是由于古典现实主义的艺术成果积淀促进了现代现实主义的兴起。 李大钊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要求新文学应建筑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艺术派,茅盾在《小说月报》、《文学旬刊》上发表论文,阐发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显出现实主义倾向。 在1956年至1957年间,出现了作家“干预生活”的作品,如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 (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浸润于现当代作家思想与作品之中 1.京派作家群—“中和之美”的眷恋者 “京派”是鲁迅在文学批评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30年代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主要阵地,在北京、天津形成的北方作家群。主要作家有:沈从文、废名等30年代活跃在以北平为中心的身处北大、清华、燕京的作家自由组成的团体。 他们将“和平静穆”作为美学追求的极至和最高境界,崇尚和谐、淳朴、节制的美学观念。京派作家善于从平凡的人生命运中细加品味,挖掘其中的诗意,寄托一定的文化理想,以节制感情,诚实、宽厚的心态进行创作,使作品达到一种和谐、圆融、静美的境地。 如废名的作品《竹林的故事》等深受中国古典诗文的影响,具有反朴归真的人生态度和肃穆静观的审美态度,田园牧歌的情调加上古典式的意境营造,反映乡村风景、风俗、人情之美,致力于乡间儿女情态的描写,透露出哲人式的人生态度和对普通生命方式的体悟,创造了一个古朴明净、清野朦胧的艺术世界,有“唐人绝句式”的小说之称。 2.“天人合一”—新文学创作的文化追求之一 沈从文受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其审美观相应地表现为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追求。其小说创作从整体上呈现出都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他因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二十岁时来到北京求学,但刚到北京,他就被车站一个车夫骗了。随着在都市生活的时间愈久,他对都市人性的异化就越反感。 《八骏图》展示教授们在道貌岸然的“道德”名分下,压抑自己天性,成为精神上阉人的可怕现象。 沈从文将自己对于自然美和人性美的追求寄托在其湘西题材的乡土小说中:“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的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而生活在这人间佳境中的人们质朴,善良,他们的人性呈现出“与自然的契合”。 戴望舒则具有磅礴的宇宙意识和深广的世界意识。《夜蛾》中“我”以众香国里被谪的飞虫自喻,诗人“明白它们就是我自己”,幻化成“凤”离开“寂寂的夜台”,“飞越关山,飞越云树”,点燃自己,照亮一方。 夜蛾(戴望舒) 绕着蜡烛的圆光,/夜蛾作可怜的循环舞,/这些众香国的谪仙不想起/已死的虫,未死的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展望十大投资主题系列-中国股市十大投资主题:先进制造篇.pdf
- 《脑卒中防治知识普及》课件.ppt VIP
- 《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危险驾驶罪》课件.ppt VIP
- 《我的幸运一天》-课件.ppt VIP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参问题.pdf VIP
- 综合实践项目+健康生活宣传展演+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