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报道.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财经新闻报道

中国财经新闻报道 篇一:中国经济新闻报道史 中国经济新闻报道史 一、 古代社会的经济信息 在缺乏大众传媒的时代里,谕旨和诏书中的内容是古代社会最为权威和森 严的信息。当时谕旨和诏书中的内容是相对综合的,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三国志》卷47《吴书》中有一则:“非民不立,民非谷不生。顷者以来,民多征役,岁又水旱,年谷有损,而吏或不良,侵夺农时,以致饥困。自今以来,督军郡守,其谨察非法,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官员奏疏中的经济信息也不少,如明末一位地方官员迫于百姓生活极度痛 苦的现实,上疏请求免征粮食:“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若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 此外,邸报萌芽于唐代,正式产生于宋代,到了明清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 古代报纸形式了。邸报中同样包含大量的经济类内容。 如:“自今朝省及都水盐司寺,凡下条贯,并令进奏院摩印,颁降诸路。 仍每年给钱一千贯,充镂板笔墨之资。乞。” 二、明清时期在华传教士的国际传播 明清时期的在华天主教传教士群体是当时向世界传播包括经济信息在内的 中国信息在内的重要力量。 1597年,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抵达澳门,他在《庞迪中国》产的:“如果说 哪个国家无须与邻国贸易而能知足长乐地生活,那就是中国。”他表达了当时中国物价相对欧洲低廉的多。 1640年,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安文思抵达中国,他对当时中国的航运和贸 易的印象极其深刻。据《中国新史》(安文思著)说写道:“在利用水路运输进行商品贸易方面,世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相比。” 嘉道年间,明朝出现了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随之新式报刊产生,促进了经 济新闻的发展。1815年,马礼逊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1827年,英文商业周刊《广州纪事报》在广州问世,马礼逊被聘为特约撰稿人;1832年,裨治文创办英文《中国丛报》;次年,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 《丛报》经济新闻和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知识性介绍、时事要闻介绍,以及 财经政策的分析讨论。1835年以《广州漫步》为题分六期连载了裨治文日记,介绍了广州包括海关、码头、十三行街、人口、鸦片窟等情况;1839年有关于郭士立所著《开放的中国——中华帝国概述》的书评,内容广泛,涉及“商业、制造业”等等。 其中,《中国丛报》反映了西方传教士基于西方价值观基础的对包括经济 体制在内的清政府一整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蔑视和不信任。据《中国丛报》1840年4月第12期篇二记载:“它们产生于一个穷于心计的压迫体制,这一体制将自己装扮得似乎很合理,其实全都是骗人的谎言和狡诈的伎俩......他们同意进行贸易仅是出于恻隐之心和乐善好施。”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丛报》属于经济内容的报道一般包含在“时事日志” 栏目中,有时也有专文谈经济情况的,如1843年10月的《英华贸易的前景及其特点》,以及11月的《介绍中国沿海居民的捕鱼业》,1844年1月的《鸦片的赔偿》,9月的《鸦片贸易的增长》,1945年5月的《福州的商业》等。 总体来说,传教士进行的包括经济新闻在内的传播活动,设想把中国拉入 到国际资本主义国家设计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秩序中。 三、晚晴时期的经济新闻传播 1868年9月5日创刊于上海,周刊。创办人是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 因专言宗教,销路不广,在1874年9月出至第301期改名为《万国公报》,内容较为综合。近代史上为人熟知的孙中山给李鸿章的改革呼吁书《上李傅相书》的原文,也分两期连载于1894年9、10月的《万国公报》。 林乐知刊于《万国公报》上的《基督教有益于中国说》,是一篇鲜明的倡 导宗教和经济相结合的评论。文中说:“中国向为习俗所囿,致失其治理万物之灵。论世者美曰:中国矿产之煤铁,实多于欧洲。特上之人愚而不明,狃于风水之邪说,坐令弃于地中,甘失富强。为可惜耳??”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1872年4月30日英国商人美 查创办于上海。《申报》创刊号表达了刊登经济新闻报道的意愿,有“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之说,并于第二期刊登了一则属于论说性质的经济新闻《议建铁路引》。“窃思上海一邑,实为中华一大名区。盖自中西各国通商以来,几于无物不至,无美不臻。何也?盖由水陆教会,地理便易也??”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中国兴起了创办近代新式报刊的高潮。这些报刊积极 鼓吹变法图强,要求清政府进行君主立宪形式的政治变革和大力发展私人资本主义近代工商业。在众多报刊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湘报》、《时务报》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时务报》。 《时务报》高度重视经济新闻的报道,《时务报》所载《湖广总督张制军 之洞创设商务公所札》就反映了张之洞

文档评论(0)

raojun0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