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念: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而这些价值观是散布在种种主导文化之间的。
亚文化的产生过程其实质就是享乐型个人主义最终战胜“英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过程。
产生这个过程的原因:托克维尔认为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人性的趋势,即人心要求“平等”(“条件均等”)。亚文化有各种分类方法,罗伯逊将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等。如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陈霖 笔名林舟,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新闻传播系主任。主要从事当代文学批评、新闻传播与大众文化的研究。出版《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 等专著,近年发表《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黑客亚文化的媒介镜像》、《青年亚文化的跨文化解读》、《没有立场的立场》等论文与评论三十余万字。
马中红(简称“马”):CCCS认为最重要的亚文化特征,我觉得依然被今天的亚文化传承着,比如“抵抗”的特性,只不过,抵抗的对象和抵抗的方式已经改变了。再比如“风格”,今天网络世界盛行的亚文化有没有“风格”化的东西?我觉得有,但是,这种“风格”呈现的状态和表征的意义有了不同。语言文字就是一个典型的方面。不同的亚文化类型有它们自己的语言风格,有一些专门的用词,比如同人文、火星文等等,以此同其他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相区别,确立自己的亚文化身份。所以,我觉得CCCS有关亚文化的理论依然可以用来考察今天中国的亚文化,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去理解这些理论内涵。陈:对亚文化的研究或可揭示我们当下的文化困境。我觉着,一方面,可以重视亚文化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文化实践,发掘其意义,丰富我们社会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亚文化作为次文化,依附于主流文化而存在。亚文化通常是些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文化形态,它的兴盛,也昭示着一种总体文化的分崩离析。当主流文化不再能控制其他文化类型,当主流文化对异文化怀有宽容和开放的姿态,或者是当主流文化本身千疮百孔时,亚文化特别容易出现井喷,在侧面将主流文化需要遮掩的东西,被压抑的种种生存状态,撕破并呈现了。马:的确如此!另外,我们关注亚文化的立场和角度,还可以和媒介结合起来。我们生活在媒介化的社会中,也就是说,我们离不开媒介,媒介彻底地形塑了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就亚文化而言,一方面,亚文化离不开媒介这个传播载体;另外一方面,媒介也在塑造、再现、建构,甚至是刺激和催生亚文化的诞生。这与CCCS时期情形有所不同,那时媒介与亚文化的关系,更多体现在单纯的再现层面上,并且有意地将亚文化污名化,视亚文化为引发社会“道德恐慌”的诱因。而新媒介语境下的媒介与亚文化的关系显然要复杂多了,媒介力量不容忽视,从媒介技术和媒介文化的立场看待今天的亚文化,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立场和视角。/content/54977南方周末访问内容
亚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向主流文化转化。
蒋原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今日先锋》丛书主编、《媒介批评》集刊主编。研究领域:文艺理论和当代文学。代表著作:《文学批评学》、《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批评文体论》、《90年代批评》。 从功能主义社会学立场出发,社会主义文化是各种文化在同一个大的系统内发挥各自的作用、承担不同的社会功能,使得社会能够协调运行。除了在社会大动荡、大分化的时期,一般而言,各种文化都是相互对立也是互相协调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也不是像人们想象那样,是不同质的、截然分开和分明的。 以火车站为例,原来我们认为,相对于北京站、南京站,北京南站、南京南站都是“亚”的。但高铁出现后,作为一种媒介,改变了社会的交通结构,一路上经过的都是各地的东站、南站、北站和西站,它们在高铁时代成了“主流”站。 再说年轻人,在由成年人管理的社会里,年轻人好像天然是“亚”的。但回想100多年前的洋务运动或者五四运动,以及推而广之几乎所有新思潮、新文化,都是年轻人引入的。年轻人创造了新文化的媒介,相对于当时的社会主流文化,他们引进的文化就是亚文化。这些亚文化,有的失败了,有的则在后来变成了主流文化。 今天的电子文化和网络文化也是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级上册总复习——字词专项训练.doc
-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1期(有详细解析的).doc
- 五年级上册随堂检测题第二单元.doc
- 公共心理学复习题(2008级).doc
- 五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doc
- 五年级下册英语四会句子.doc
- 公共政策机考判断题.doc
- 五年级下基础复习.doc
-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卷.doc
-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计划.doc
- 12篇2022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素材汇编.docx
- 2025年消费者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数说新消费,产业趋势背后的秘密.pdf
- 2025年雅迪控股分析报告:顺应趋势,继往开来.pdf
- 2025年永辉超市分析报告:提质即提价,保质即保量.pdf
- 2025年森麒麟分析报告:从摩洛哥到全球,森麒麟破局之路.pdf
- 2025年中国稀土分析报告:中重稀土资源龙头,供改最大受益者.pdf
- 2025年桐昆股份分析报告:静待桐花映日开,方得昆玉照朝晖.pdf
- 2025年睿创微纳分析报告:内外需求双景气,微波助力高增长.pdf
- 锦华新材2024年年度报告.pdf
- 2025年中山公用分析报告:中山市环保水务龙头,业务布局日益完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