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122以食欲、反刍减少为主且腹围增大的反刍动物病
项目1.2.2 以食欲、反刍减少为主且腹围增大的反刍动物疾病 瘤胃积食 瘤胃臌胀 瘤胃酸中毒 皱胃阻塞 瘤胃积食 临床特点 腹围急剧膨大 反刍、嗳气停止 听诊:蠕动音减弱甚至废绝 叩诊:呈浊音; 触诊:内容物坚硬,有捻粉样感觉(手压留痕). (二)发病机制 一般而言,瘤胃积食是在前胃弛缓+过量采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 病因→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瘤胃收缩力减弱→瘤胃壁扩张、麻痹→反射性地引起皱胃幽门部痉挛→瘤胃内容物停滞→瘤胃积食→胃内容物异常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刺激胃壁神经感受器→腹痛 有毒物质→PH↓或↑、菌群失调 有毒物质→瘤胃炎 有毒物质→瘤胃内渗透压↑→瘤胃积液→机体脱水 有毒物质被吸收→自体中毒→死亡 瘤胃积液 脱水 病程及预后 较轻病例病程1~2天即可痊愈,严重者7~10天或更长。 注意:病程常有反复,表现为症状暂时改善、不久又能加重。 吃得越多,病程越长,危险越大。如在6~10天无明显好转则预后不良。 分类 根据积气性质来分 泡沫性臌气:气泡与饲料糊均匀混合,气体排出困难. 非泡沫性臌气:气泡与饲料糊分离,不相混合. 根据病因来分: 原发性臌气 继发性臌气 根据病程来分: 急性瘤胃臌气:多为非泡沫性. 慢性瘤胃臌气:病程长,多由瘤胃、网胃组织损伤而引起继发性瘤胃臌气,如创伤性网胃炎. 1、原发性——饱食易发酵食物 大量饲喂了易发酵、产气饲料——主要是豆科牧草:如苜蓿、紫云英、三叶草、野豌豆等。特别是在生长发育旺盛期、或幼嫩的含水量高的或开花前期大量用氮肥,其中含有植物浆蛋白、皂苷、果胶,可引起泡沫性瘤胃臌气的发生。 过多饲喂了幼嫩青草,沼泽地生长的水草等:不含有植物细胞浆蛋白,不引起泡沫性瘤胃臌气的发生,但含有嗳气、反刍抑制因子,可引起非泡沫性瘤胃臌气的发生. 1、原发性瘤胃臌气2 饲喂了冰霜冻结的饲料、淀粉渣、啤酒糟等. 过多饲喂了精料或配合不当的饲料. 饲喂了霉烂变质饲料(少→臌气,多→中毒). 2、继发性——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 瘤胃臌气的发生:由于机体神经反应性、饲料性质和瘤胃内菌群三者之间的变化及其动态平衡失调所致。 1、一般机理:大量易发酵饲料→大量气体(大量气泡)→瘤胃气压↑→瘤胃前庭内容物显著超过贲门→嗳气障碍→瘤胃内气体↑→胃扩张 胃扩张→瘤胃壁神经↑→瘤胃痉挛收缩→腹痛 胃扩张→压迫胸腔→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 2、泡沫性瘤胃臌气发病机制 取决于瘤胃液的表面张力、黏稠度及泡沫表面的吸附性能等。 有两个基本环节 (1)瘤胃内容物泡沫化 瘤胃内容物粘稠度增高 内容物表面张力降低 (2)瘤胃内容物腐败发酵 (1)瘤胃内容物泡沫化 泡沫化与下列饲料成分有关: 植物细胞浆蛋白:也称为叶蛋白,可生成大量气泡,在果胶甲基酯酶作用下可生成凝胶和半乳糖醛,使瘤胃内容物粘稠度增高。也可降低瘤胃液表面张力. 果胶甲基酯酶(果胶酶):可使果胶→果胶酸+CO2,果胶酸遇水可变为凝胶,凝胶可提高瘤胃内容物粘稠度. 皂甙:可抑制嗳气、反刍机能,并可提高瘤胃内容物粘稠度. (2)瘤胃内容物腐败发酵 瘤胃内容物腐败发酵可产生大量的低级酸,使瘤胃内容物PH值下降,低PH值可维持气泡稳定性。当PH值下降到5.6(6.0)时,气泡稳定性最大,不易排出. 瘤胃内容物中产生大量的粘多糖,使粘稠度增高. 使氨基酸脱羧酶活性增强,产生大量有毒胺及酰胺类物质 溶粘蛋白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溶粘蛋白,可使溶粘蛋白含量增高. 抑制唾液粘蛋白作用,唾液粘蛋白为抗臌气物质,它的作用受限后可导致瘤胃臌气. 3、非泡沫性瘤胃臌气的发病机制 与饲料中的喛气抑制因子有关 如氰甙与脱氢黄酮 具有降低前胃神经兴奋性,抑制瘤胃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从而引起非泡沫性瘤胃臌气的发生。 (三)临床症状 发病急剧 急性瘤胃臌气,通常在采食大量饲料后迅速发病. 采食后0.5–2h急性发作,病程急剧,0.5–2h内死亡 出现疼痛症状,如背腰弓起,呻吟等. 反刍、嗳气变化 开始嗳气加强,频频嗳气,后来嗳气消失,反刍抑制 显著的呼吸循环机能变化 呼吸显著困难,气喘. 心跳加速,可达80–100次/分. 正常40-80次,如达90次,危险;达120次,很危险 瘤胃检查 视诊:腹围臌大,特别是左侧。后视呈苹果状,突出背线. 听诊:初期蠕动亢进,后期逐渐抑制,可出现“矿性音”、“金属音”. 叩诊:鼓音 触诊:高度紧张,手压不留痕. 瘤胃内容物检查: 性状:呈粥状,瘤胃液中有大量气泡. PH值: PH偏酸性,为6.2–6.8. 纤毛虫活性:开始增强,数量增多;PH下降后活性、数量下降. 胃导管检查: 泡沫性瘤胃臌气:仅排出少量带气泡饲料糊,症状不见改善; 非泡沫性瘤胃臌气:胃导管排出大量气泡,症状减轻 瘤胃臌气 (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