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整理本《毛诗注疏》勘误.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10 新整理本《毛诗注疏》勘误 摘要: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3年12月出版的《毛诗注疏》,是到目前为止该书的最新整理成果。与之前的几个整理本相比,此本可谓精雕细琢,后出转精。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笔者在阅读此本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标点、文字方面的失误,故不揣谫陋,略陈所得,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毛诗注疏》;整理本;点校;勘误 标点勘误 1、欲以国地为序,则郑小于齐、魏,狭于晋,而齐后于郑、魏,先于唐,是不由国之大小也。(第二页) 按,《毛诗》十五国风,郑风位列第七,齐风位列第八,魏风位列第九,唐风位列第十。则此处点作“齐后于郑、魏”显然有误。此外,《诗》产生时代的魏国,乃一姬姓小国,后被晋献公所灭,封给其大夫毕万,其史迹在《左传》、《史记》等典籍中总是一笔带过,其地位与长期活跃在???秋舞台上的郑国不可同日而语,故此处点作“郑小于齐、魏”亦殊为不妥。所以,此句正确标点应为: 欲以国地为序,则郑小于齐、魏狭于晋,而齐后于郑、魏先于唐,是不由国之大小也。 2、又案周续之与雷次宗同受慧远法师《诗义》而续之,释题已如此,又恐非雷之题也。(第四页) 按,周续之、雷次宗、慧远法师皆人名,故其下皆加专名符号,“而”字后面的“续之”也是人名,且三字应属下读。故正确标点应为: 又案周续之与雷次宗同受慧远法师《诗义》,而续之释题已如此,又恐非雷之题也。 3、故诸为训者,皆云氏不言名由此。而言毛氏为传,亦应自载毛字,但不必冠诗上耳。(同上) 按,此处断句显然有误,以致句意晦涩难明。正确标点应为: 故诸为训者,皆云氏,不言名。由此而言,毛氏为传,亦应自载毛字,但不必冠诗上耳。 4、七字者,如“彼筑室于道谋”、“尚之以琼华乎而”之类也。(页三四) 按,此处列举《毛诗》之七字句,“如彼筑室于道谋”乃《小雅·小旻》篇之诗句,故“如”字亦应在引号内。正确标点应为: 七字者,“如彼筑室于道谋”、“尚之以琼华乎而”之类也。 5、虺,呼回反,徐呼怀反。《说文》作“?隤”,徒回反,徐徒环反,《尔雅》同。孙炎云:“马退不能升之病也。”《说文》作“颓”(页四八) 按,此段乃陆德明《经典释文》之文,应析为两句,分别对虺、隤二字进行释义。故正确标点应为: 虺,呼回反,徐呼怀反,《说文》作“?”。隤,徒回反,徐徒环反,《尔雅》同。孙炎云:“马退不能升之病也。”《说文》作“颓” 6、故以《司马法》五兵弓、矢、殳、矛、戈、戟当之。(页三三〇) 按,弓矢合为一种兵器,中间不应有顿号,若有,则为六兵矣。故正确表点应为: 故以《司马法》五兵弓矢、殳、矛、戈、戟当之。 7、戴公卒,文公立齐桓公,又城楚丘以封之。(页三三四) 按,戴公、文公皆指卫国之君,焉能立春秋五霸之齐桓?故正确标点应为: 戴公卒,文公立,齐桓公又城楚丘以封之。 8、杜预曰:“今河内温县。”(页一〇九一) 按,河内乃魏晋时郡名,故“内”字下亦当加地名符号。正确标点应为: 杜预曰:“今河内温县。” 二、校勘方面的失误 本书整理者选择日本利足学校所藏南宋刘叔刚刊刻的十行本的影印本作为底本,自然是独具慧眼,然而,笔者发现整理本在文字上与底本竟颇有不同,而这些不同之处又不出校记,可见多是由于整理者的误识、误录、失于覆校所引起的形近之误,属于新产生的讹误。兹列78条于下: 1、《鸮羽》、《鸿雁》说鸟飞,文连其羽,故《传》曰:“肃肃,羽声也。”(页六四) 按,《毛诗》无“鸮羽”之篇,但有《鸨羽》,可知“鸮”乃“鸨”之误,底本正作《鸨羽》。 2、兴者,取其一象,不可就荫,水可方、泳,犹女有可求。(页七一) 按,“不”应作“木”,形近而误。底本正作“木”,但木字的上半部分漫漶不清,故整理者误认作“不”。其实底本凡木字中间一竖下端均带有钩,不字中间一竖下端均不带钩,并不难辨认,整理者失察耳。 3、《庾人》云:“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页七三) 按,《周礼》但有《廋人》,并无《庾人》,底本正作《廋人》。廋字不算生僻,不知整理者何以错认错改。 4、祭事毕,夫人绎祭服而去髲髢,(页八七) 按,“绎”乃“释”之误,由疏文可证。底本正作“释”。本卷校勘记第一九条中绎字亦释字之误。 5、从迹,定容反,字亦作“踪”。(页一一二) 按,“定”乃“足”之误,形近致讹。底本正作“足”。 6、此似述毛,非毛音也。(页一七九) 按,底本“音”作“??”,??乃旨字之异体,整理者失察,遂误作音。 7、旭,许玉反,徐又许袠反。(页一九五) 按,底本“袠”作“??”,“??”乃袁字之异体,整理者失检,遂误作袠。 8、夫死,妻稚子幼,子无大幼之亲,妻得与之适人。(页二四八) 按,“幼”当作“功”,底本“功”字漫漶不清,然“大功之亲”乃常见词语,不应误作幼。 绉絺是当署绌去袢延烝热之服也。(页二五

文档评论(0)

dyzv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