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分论 第二十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血燕”造假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概念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 构成要件 客观: (1)伪劣产品 (2)销售金额: 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达到销售金额三倍以上(15万元)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多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未经处理的,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 央视大楼失火 认定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判断标准: (1)销售金额是否达到5万元以上; (2)主观是否出于故意。 本罪与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的界限 (1)区别:客体、对象性质不同 (2)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同时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案例 李某等4名制假者在位于某市一栋外观豪华的别墅内从事制假活动,他们伪造了“茅台”、“五粮液”等牌子的酒瓶、瓶盖、标签、防伪标志等一整套材料,用几元钱一瓶的酒灌入名酒酒瓶,制造假冒名酒,并用某酒类经营部的名义向外推销。案发前,4名制假者已“制造”并售出2000多瓶,获利近10万元。 思考:如何对李某等人的行为进行定性? 本罪与生产、销售特定种类的伪劣产品犯罪的区别 1.犯罪对象是否特定; 2.认定构成犯罪的要件不同: (1)数额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危险犯:第143条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第145条的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3)结果犯(实害犯):第142条的生产、销售劣药罪;第146条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第147条的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第148条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4)行为犯:第141条的生产、销售假药罪;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可能有3种情况 情况一:生产、销售141-148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或者当场查获的伪劣产品价值15万元以上,构成第140条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情况二:行为人生产、销售第141-148条规定之伪劣产品,发生危险或者结果但未达到第140条之罪数量标准的,只能按第141-148条之罪定罪处罚。 情况三 生产、销售141-148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数罪并罚。因为这种情况属于法条竞合中的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来处理。 生产、销售假药罪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修改之处 (1)从危险犯修改为行为犯。原刑法规定,“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才能入罪,现只要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就应入罪。 (2)罚金刑的规定。原刑法规定罚金数额是按销售金额的比例来计算的。 (3)对加重构成作了修改。即从“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修改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从“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修改为“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案例 杨某生产假冒避孕药品,其成份为面粉和白糖的混合物,货值金额达15万多元,尚未销售即被查获。关于杨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构成犯罪 B.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C.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既遂)定罪处罚 D.触犯生产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生产、销售假药罪 构成要件 1.客体:国家对亚品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犯罪对象:假药 2.客观:(1)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2)生产、销售; 3.主体: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 4.主观:故意 思考:本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界限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修改之处 (1)罚金刑的修改。原刑法规定罚金数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讲 民事诉讼法(无案例).ppt
- 基于公平的博弈学习模型与其实验研究.pdf
- _相对论_宇宙和时空_连载_爱因斯坦和狭义相对论_下_.pdf
- 第2章 2015年春季网络形考 证据学3.doc
- 第三章 高尔夫达人教练专用傻瓜书.pdf
- 美国商业秘密保护法的不可避免泄露规则与对我国的启示.pdf
- 八下五课第一节隐私及隐私权.ppt
- 蓝星清洗: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司重大资产置换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法律意见书 2010-01-15.pdf
- 第七章 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冲刺题8-5.pdf
- 第一章 16春 东财《人力资源管理》在线作业一(随机).doc
- 第八章 Unit 3 Under the sea 单词.ppt
- 华南师范大学篇程.pdf
- 第2讲 西周时期法律制度.ppt
- 第十二章 Ginkgo2 USB转I2C适配器软件使用说明.pdf
- 第七章 嘉事堂: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补充法律意见书(二) 2010-07-27.pdf
- 独家:2017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解析、考研真题、参考书、分数线报录比十五六教案.pdf
- 第12篇 罪数形态.ppt
- 市政(典型案例问题与答案).pdf
- 马共与制中的权力制衡与罗马法传统.pdf
- 201110271117-用于补偿发光不均匀的OLED像素结构与驱动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