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六十余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 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国六十余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 稿

建国六十余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至今已66年有余。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加大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经济方面: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   建国初期,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综合实力十分弱小。60年后的今天,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   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世界第3位。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总量迅猛扩张,2008年超过了30万亿元,达到了300670亿元,年平均增长8.1%,而1961-2008年世界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3.6%。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9.8%,快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6.8个百分点。2008年的经济总量比1952年增加了77倍,2008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195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很小,1978年才达到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为6.4%,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3位。根据世界银行资料,折合成美元,我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86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7.2%,日本的78.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倍,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由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1978年的381元后,迅速提高到2008年的22698元,扣除价格因素,2008年比1952年增长32.4倍,年均增长6.5%,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8.6%。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277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在60年之内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文化方面: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催肥”了文化产业;中华文化快步走向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60年来的文化建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了民族精神,满足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从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计划性的文化产品供应到尊重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自主性和选择权,我国城乡文化设施面貌一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实现。   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共文化事业百废待兴。1949年,全国仅有公共图书馆55个,文化馆896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基本上属于空白。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19个,文化馆(含群艺馆)3217个,文化站37938个,村(社区)文化室247332个。   近年来,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工程等一些重大文化工程,为城乡基层提供了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007个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观众人数突破1.54亿人次。   1998年广电总局启动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解决了近亿广播电视覆盖“盲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问题,我国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也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5年的94.48%和95.81%。自2000年10月开始实施“西新工程”以来,极大地改善了西藏、新疆等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广播影视事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在全国建立了遍布乡村的农村电影放映网,建立了专业的电影放映队伍。1998年广电总局又提出跨世纪的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新闻出版总署自2004年起在甘肃、贵州及部分城市社区试点建设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2007年起正式在全国实施,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农家书屋9.2万多家,社区书屋6万多家,惠及2亿多城乡人口,并计划用10年时间使农家书屋覆盖到70多万个行政村和社区,彻底解决村民、居民看书难、读报难等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以来,文化体制改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